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安全用电--配线原则
[打印本页]
作者:
jncwg
时间:
2012-3-27 17:26
标题:
安全用电--配线原则
为什么要了解电线的电流允许值?<br/>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为了安全-----给自己100分 <img style="BACKGROUND: none="none" transparent="transparent" scroll="scroll" repeat="repeat" 0% 0%" alt="" src="http://ctc.qzs.qq.com/qzone/em/e113.gif"/><wbr><br/>一个基本的公式: <span style="LINE-HEIGHT: 1.3em; FONT-SIZE: 13px">焦耳定律公式 Q=I2RT Q是热量,I是电流 R是电阻 T是时间,用语言叙述就是电发热是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再乘以时间。所以在长时间负载的线路上,控制发热的技术手段就是减小电阻值(电流值是负载和工作电压所决定的),而增大导线截面,则是减少导线电阻值的最简单实现方式(当然要是不计成本,也可以考虑超导什么的<img style="BACKGROUND: none="none" transparent="transparent" scroll="scroll" repeat="repeat" 0% 0%" alt="" src="http://ctc.qzs.qq.com/qzone/em/e102.gif"/><wbr>,不过现在面临金融风暴,咱们还是省省吧 <img style="BACKGROUND: none="none" transparent="transparent" scroll="scroll" repeat="repeat" 0% 0%" alt="" src="http://ctc.qzs.qq.com/qzone/em/e109.gif"/><wbr>)。</span><wbr><br/><span style="LINE-HEIGHT: 1.3em; FONT-SIZE: 13px">如果减少了电发热量,那么最直观的安全感受就是---不会着火了 <img style="BACKGROUND: none="none" transparent="transparent" scroll="scroll" repeat="repeat" 0% 0%" alt="" src="http://ctc.qzs.qq.com/qzone/em/e182.gif"/><wbr>----当然,您的室内线路上还需要完整的过载保护设备,比如空开漏保什么的。</span><wbr><br/><br/>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部分)<br/>铜芯线截面积 直径 允许长期电流<br/>2.5 mm2 1.78mm 16A~25A <br/>4 mm2 2.2mm 25~32A<br/>6 mm2 2.78mm 32~40A<br/>由于电热水器是短时间工作,所以一般以每1 mm2铜芯线可以允许通过8A~10A的电流计算,但是建议实际选用线材取允许电流的下限。<br/>220V交流电中电线电流的计算公式为 电流=负载功率/220。例如 插座1上使用1500W的咖啡壶,则该线路上电流为 1500W/220V= 6.82A,所以该路用电可以选用1.5 mm2 的电线(1.5 mm2 BV线应用电流取9-10A左右)。但在实际应用中,电线应该保证整个房间插座线路负载,所以至少应该选用4mm2规格以上。 <br/>在相同的截面积条件下,铜芯线的负载电流值与铝芯线相比为1.3:1,即铜芯线电流负载量是铝芯线的1.3倍,如下表:<br/><br/>铝芯线截面积 直径 允许长期电流<br/>2.5 mm2 1.78mm 13A~20A <br/>4 mm2 2.2mm 20~25A<br/>6 mm2 2.78mm 25~32A <br/><br/>家庭电路设计,2000年前,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4—6 mm2,照明1.5 mm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2000年后,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6—10 mm2,照明2.5 mm2,插座4 mm2,空调6 mm2专线。现在基本不再在装修中使用铝线。<br/>注:北京很多住宅是:进户线6—10 mm2,照明2.5 mm2,插座2.5 mm2,空调4 mm2专线<br/><br/>二.<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空气开关</span><wbr><br/>空气开关,又称自动开关,低压断路器。原理是: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短路、失压等<br/>情况下,自动切断电路。<br/>目前,家庭总开关常见的有闸刀开关配瓷插保险(已被淘汰)或空气开关(带漏电保护的小型断路器)。目前家庭使用DZ系列的空气开关,常见的有以下型号/规格: C16、 C25、C32、C40、C60、C80、C100、C120等规格,其中C表示脱扣电流,即起跳电流,例如C32表示起跳电流为32安,一般安装6500W热水器要用C32,安装7500W、8500W热水器要用C40的空开。<br/>如果整个房间用电负载较大,建议根据电表最大负载合理增设插座回路(选用相应负荷的空开)。<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三.地线</span><wbr><br/>接地设施分为两种,一种是工作接地,就是将电器的带电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接地,比如三<br/>相电变压器低压点中性线的接地;一种是保护接地,就是防止电器的绝缘层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其它不带电工作的金属部件带电伤人而作的接地,太尔快速电热水器的所有产品都是保护接地。接地线必须打入大地深处1.2~1.5m左右才算合格接地<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四.三相电知识</span><wbr><br/>(1) 三相电负载的接法<br/>分为三角形接法和Y形接法。<br/>三角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br/>Y形接法的负载引线为三条火线、一条零线和一条地线,三条火线之间的电压为380V,任一火线对零线或对地线的电压为220V。<br/>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每相电压乘以每相电流再乘于3,即总功率=电流×电压(220V)×3(W=U×I×3)<br/> (2)三相电电表三相电电表有机械表、普通电子表、磁卡电子表三种,一般规格为: 1.5(6)、5(20)、10(40)、15(60)、20(80)、 30(100) (电压3×380/220V~)。<br/><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wbr>注:</span><wbr>电表的负荷,可通过选配不同变比的电感线圈以达到使用要求。如:规格为3x1(2)A的电表配电感线圈使用,选电感线圈变比为1:50,则每相可承载的最大额定电流为100A。<br/>
作者:
zhuyuxiang
时间:
2012-3-27 17:40
顶了,好东西
作者:
Tes16888
时间:
2012-3-30 13:40
好东西
作者:
feixueduwu
时间:
2012-3-30 18:41
<p>安全用电,支持普及</p>
作者:
即墨云
时间:
2012-3-30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xbjzz
时间:
2012-3-30 20:01
<p>太好了 学习了</p>
作者:
百事魂
时间:
2012-3-30 20:21
<p>没有想到铝的也不差,那天真的铜枯竭了,会用铝做电线吗?</p>
<p> </p>
作者:
CQ1984
时间:
2012-3-30 23:50
学习了一个结论:电路设计一般是:进户线6—10 mm2,照明2.5 mm2,插座4 mm2,空调6 mm2专线。 谢谢
作者:
森林森
时间:
2012-7-19 23:13
<p>这个好,要复制过来,省的每次问人或查</p>
作者:
cnhrblzq
时间:
2012-7-23 10:15
学习了
作者:
双面人
时间:
2012-7-23 12:38
<p>好东西,学习了。</p>
作者:
rgb968
时间:
2012-7-24 12:49
学习中,最近正好在配电。
作者:
a2423712713
时间:
2012-7-24 13:17
学习学习
作者:
等候耶和华
时间:
2012-7-24 18:52
好东西,学习啦
作者:
aprilus
时间:
2012-7-24 21:35
学习
作者:
liuzhengxiang
时间:
2012-7-30 15:19
very good
作者:
迷茫恍惚
时间:
2012-8-1 15:17
好东西,来学习学习,谢谢,支持一下
作者:
yingtan1
时间:
2012-8-4 09:35
正是我需要的 好东西,值得顶
作者:
zhifengge2
时间:
2012-8-4 10:22
学习
作者:
guowang
时间:
2012-8-5 17:08
谢谢楼主了,真的很实用
作者:
guowang
时间:
2012-8-5 17:10
呵呵呵,好东西,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sulige
时间:
2012-8-5 23:17
现在好多地方都上了合金电缆了
作者:
cainiaojiao
时间:
2012-8-6 15:00
这个东西好,学习了。
作者:
zcljixian
时间:
2012-8-8 15:07
学习下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