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弄清它的水平有效CCD像素是多少?
水平清晰度,SONY,松下等都定位有效像素的60~61%;
例如,水平有效CCD像素=800,
水平清晰度不大于800*(0.6~0.61)=480TVL
水平清晰度,TVL是统计概念,与数字分辨率准确数值是两回事。
模拟监控显示录像分辨率大部分为CIF, 像素才9万像素,这么低的像素你告诉给客户,客户不用看效果都会大吃一惊,拒绝你,即便是D1也只有41万像素左右。你也不敢告诉客户,因此只能推荐他们上数字百万高清监控。
还是卖高清的好啊
传统的模拟系统,如果模拟视频信号是从电视机或者显示器的复合视频接口输入的,既使整个系统的设备器材再好,因受视频通道带宽和信号调制方式等因素的制约,最高的水平显示分辨率都只能是500TVL以下,普通的系统不会超过400线;如果是亮度和色度信号分开传送(从S端子输入)的信号,水平分辨率会有所提高,一般可以达到450线;采用色差分量传输的信号,分辨率相对较高,如果各个环节配置合理,分辨率可以达到480线或者更高。有条件的可以拿标准的测试卡自己检查一下就清楚了。
其实模拟方式也同样可以传输和显示高清信号,较早以前日本开通的模拟高清广播节目就是一个例子。
虽然模拟视频的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和高清数字视频相比差距较大,但任何技术产品的应用都是有局限性的,对于具体的应用项目而言,最重要的是产品的适用性,只要技术层面上完全可以满足应用需求、经济层面上有较高的性价比;管理层面上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应用层面上易于管控,就是合适的选择,盲目地追求高指标不但毫无疑义的,有时候甚至会带来反效果。
有些人动不动就要同行完全抛弃传统模拟而选用高清,是背离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主观遐想,这样的人要不就是不懂得应用需求的多样化,要不就是怀有其他的商业目的!
虽然需求可以多样化,但是画质可以说安防视频监控最基本的诉求。没有画质基本保障很可能就是个废监控。
故意安装模糊的废监控给客户,虽然自己可能赚到钱,但是却白费了客户的钱财,而且还浪费了社会资源。说的严重就是危害社会。
楼上的ID所发表的言论十分好笑!
请问:需求的多样化与“废监控”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怎么一下子又和“费了客户的钱财、浪费了社会资源、危害社会”联系在一起?你懂不懂工程的程序和要求?难道工程商可以“故意安装模糊的废监控给客户”赚到钱?用户都像你想象的那样好忽悠吗?你这种无限上纲的观点到底是在污蔑工程商还是在污蔑用户?
你知道应用需求是哪一方提出的吗?没有用户的需求,工程商根据什么实施工程项目?如果用户因为监控视场较小而对实时性和低照度有特殊需求,确定要建设模拟监控系统,工程商强加一套高清数字系统给用户能行得通吗?你们不是曾为自己参与过“标准”的起草而津津乐道吗?回头看看你们所谓的5点建议被采纳了吗?不客观全面地看问题、没有相应的专业常识是行不通的!
模拟监控显示录像分辨率大部分为CIF, 像素才9万像素,这么低的像素你告诉给客户,客户不用看效果都会大吃一惊,拒绝你,即便是D1也只有41万像素左右。你也不敢告诉客户,因此只能推荐他们上数字百万高清监控。
你应该说:“因此只能推荐他们上《波粒》数字百万高清监控。”
是的,但是因为HD-SDI摄像机
1)传输距离短(100米左右)
2)线材要求高,而且线材贵
3)布线复杂,施工维护成本高
4)配套少
5)投向市场时间短,产品成熟性有待考验
6)摄像机量小,成本高,价格贵
7)后端SDI录像机压力大稳定性差
8)网络集成能力差
9)后端SDI录像机价格高
。。
这些弊端导致HD-SDI高清应用受限。
其实HD-SDI摄像机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就有但是天生弊端导致一直起不来,全球没有一个大型高清厂家在主力做HD-SDI高清,世界各大半导体巨头们也纷纷表示不看好,之所以有不少公司指望寄托HD-SDI,是因为HD-SDI摄像机是模拟摄像机的延续,门槛低。门槛低对于一些缺乏研发实力的厂家是好事情,但是对于广大工程商与经销商来说不一定是好事情,因为门槛低,必然导致厂家蜂拥而上,最终产品严重同质化,市场混乱。
一旦接入DVR等后端主机,就要大打折扣,CIF分辨率录像回放大概150-200TVL,如果D1分辨率也就300TVL左右。
一旦接入DVR等后端主机,就要大打折扣,CIF分辨率录像回放大概150-200TVL,如果D1分辨率也就300TVL左右。
你是自己测出来的还是算出来的?有依据吗?
线数只是衡量画质的一个参数,不能只看此一个。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