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身边居然没有人明白,关于双绞线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sen868    时间: 2011-3-30 20:09
标题: 身边居然没有人明白,关于双绞线的问题

看论坛里很多人问双绞线传输问题,有很多人说这问题,有人说效果好,有人说差。使很多没用过的朋友不敢用。我个人认为双绞线还是不错的,如果摄像机集中,的确很省钱省心省事。但是如果选材不好或者处理不到位的话,那么故障就无穷了。当然只是我的想法,重要的是,我没有用双绞线施过工。

  现在想和大家讨论的问题是工程中为什么没人用通信用的多芯双绞线,俗称充油电缆或充气电缆。首先分析大家不敢用双绞线,很大的原因是对网线不放心,如今市场上的网线乱到什么样子大家都明白。如果线路质量没有问题了,那么传输器有点小问题也不会让人头疼的,油缆的外层护套没得说,里面的线质量也没得说,更重要的是线芯有10对的,20对的30对的,50对的甚至更多,所以监控网络一起传都没有问题,成本也比好一点的网线高不了多少。如果电信方面有人,那成本更没得说了。

请各位高手发表一下看法,如果行得通请有实力的同行先试试

另外有两个问题,第一,充油电缆里面的油对传输效果有没有影响

第二是现在流行用充气电缆,里面有铝泊屏蔽层。对传输效果有没有影响呢?

和周边同行讨论了一下,居然没有人在这方面有研究。


作者: shukui    时间: 2011-3-30 20:32

就只用过超五类8芯线做过个17个点的工程。是一个围栏,做出来感觉还是不错的,业主也非常的满意。


作者: xihaielectron    时间: 2011-3-30 22:18

以前也曾经考虑过,但充气电缆,里面有铝泊屏蔽层,影响距离;而且线对的绞距不一样,效果有影响。假若行得通就最好不过了。


作者: butterfly412312    时间: 2011-3-31 13:44

学习!


作者: xu9990780    时间: 2011-3-31 13:55

呵呵 楼主想法不错  谁实验过 出来介绍一下


作者: luowei1688    时间: 2011-3-31 16:18

不知道成本会不会上升了


作者: 木刀の龍    时间: 2011-3-31 17:09

求解。


作者: lordhamlet    时间: 2011-3-31 22:59
成本自然低,但是传输距离一定不如75线
作者: xuming5656    时间: 2011-4-1 09:05
学习了
作者: 点点好    时间: 2011-4-1 09:17
赚分
作者: 花开似我    时间: 2011-4-1 09:35
我们一直用网线,感觉很不错,视频线只是偶尔使用……
作者: lankun    时间: 2011-4-1 10:08

油脂对信号影响应该不会大,

铝箔线缆在短距离传输中应该是很好的。但在长距离传输中就不知道了。

 

有哪位大侠知道的,给讲解一下,谢谢。学习中


作者: flyfox8848    时间: 2011-4-1 11:45
做了几个市场,都是双绞线,好像没碰到什么问题。。效果非常OK,关键一点,线要选好的,别拿一块以下的垃圾来搞。。
作者: frontiers00    时间: 2011-4-1 12:02

很好 顶了

 


作者: 走音    时间: 2011-4-1 12:23
很好
作者: wangsen868    时间: 2011-4-2 09:59

看来不少同行关注,难道就没有大师级的人物出来解一下


作者: 小赵    时间: 2011-4-2 10:22
和线有关系
作者: xihaielectron    时间: 2011-4-3 23:51
虽然线路很乱,但为了稳妥起见还是一条一条来布置好些。[attach]50974[/attach]
[attach]50975[/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3 23:54:08编辑过]

作者: w1025    时间: 2011-4-4 09:21
刚刚开始学习
作者: l187    时间: 2011-4-24 18:37
学习
作者: qun123456    时间: 2011-4-26 09:10

做传输器有段时间了,不敢称呼大师。出来聊聊吧!

 

据我了解,目前市面上的线缆分为三类、五类、超五类以及六类线,通常厂家不建议使用五类以下规格的线缆来传输视频(电阻的增加会影响传输距离和传输效果)。而大多数三类大对数线缆比较容易制造些,因为扭绞度可以做的很稀疏或干脆较少的做线绞,就使得一根线缆可容纳50对、100对、200对线组。这些线组按照一定的颜色和排序排列在护套里,用来传输基本的音频信号,当然没有问题,其间不用考虑串音、回波损耗、NEXT值等。

大家应该清楚五类网线吧?这种线缆标准是依照ISO、IEC以及ANSI国际权威组织的规定制造,所以其材质、粗细、扭绞密度和实际的电气特性才能用来传输正常的网络数据信号。因为4个线对的扭绞密度有差异,可将线对串扰度减少到最小,那么一根线缆里面可以做多少个线组呢?答案是25个。必须考虑的是线缆的粗细、密度差异性和最佳线缆密度范围。所以一般市面上能见到的是8芯的五类网线,最大的是25对的超五类网线。六类线更不能超于4个线组了。只要哪个厂家说他们可以生产超过25对的超五类大对数线缆,千万别信,这种线拿回去基本不能用,因为线对扭绞度的一致性直接使一部分线对不能用。

而目前的市面上比较正规的三类大对数线缆是可以用来传输视频图像的,只不过传输距离会较五类或超五类线缆近些而已,其次抗干扰性会下降,在一些综合型建筑主干线里面是不错的选择。充油或充气的大对数线缆也是一样的电气特性,比较而言,充油线缆更好,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线缆受潮。呵呵。。。。。。

那么前面有朋友问到过线缆的屏蔽层会不会造成图像传输的异常。相信很多朋友在用双绞线传输器时,厂家人员会提醒客户尽量用UTP线缆传输,FTP线缆传输图像时,由于屏蔽层的信号反射会增加线缆间的分布电容的增加,从而引起信号频率的快速崩溃,所以传输距离会大打折扣。不过在较近的距离上也没有太大影响。

 

以上讲解只代表个人看法,期待更详细更专业人员的分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6 9:11:40编辑过]

作者: zykkk123    时间: 2011-4-26 12:00
学习中!~
作者: wencaifeiyang    时间: 2011-4-26 12:09

有点兴趣


作者: coolmen8080    时间: 2011-4-26 12:50

双绞线视频传输不能用带屏蔽双绞线!否会影响高频信号的传输~画面失真


作者: mafia007    时间: 2011-4-26 15:49
大侠还没到来~
作者: rebeva    时间: 2011-4-26 15:54
我们一直用网线,感觉很不错,线选好的
作者: jccht    时间: 2011-4-26 16:06
谁实验过 出来介绍一下
作者: zhongjunxian    时间: 2011-4-26 16:13
误导新人
作者: zhangnan0621    时间: 2011-4-26 20:49

用8芯线做过

直线超过300m就会有明显的问题

建议楼主慎用~~


作者: elechannel    时间: 2011-4-26 21:48

不建议采用网络线缆!


作者: xihaielectron    时间: 2011-4-26 22:41
以下是引用qun123456在2011-4-26 9:10:00的发言:

做传输器有段时间了,不敢称呼大师。出来聊聊吧!.......

 

分析得很好,我已经留意到网上有25对的非屏蔽双绞线,若有使用过交流一下。


作者: qun123456    时间: 2011-4-27 09:04

继续说说为什么超五类线只能在一根线缆同时布置25根。

 

在网上能够查到的线缆的参数是扭绞密度为38.1cm14cm之间,相邻线对的密度差异为12.7cm,这是普通五类线的扭绞密度,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不受串扰的影响,那么4对线的扭绞密度才会出现以上的差异性。然而由于五类线缆的最大线径限制在0.51mm以内,加上绝缘层以后,实际能扭绞的空间范围已经很狭小,所以考虑到线缆扭绞的差异性,所有厂家的多对数线缆只能做到25对了。而六类线因为串音隔离做的更好(使用尼龙十字隔离带),故没有办法实现多对数线缆的制造。

 

当然只要这些线缆是按照扭绞差异来制造的,加上选择比较正规的双绞线传输器,都可以用来传输模拟视频信号,而且效果可以得到有效保证。


作者: qun123456    时间: 2011-4-27 09:07
到这里居然就没有专业线缆制造厂家的技术人员进来讲讲?可以讲讲这些线缆的电气特性、串扰度、制造过程、阻燃性等等知识,也给大家多掌握点东西啊!
作者: qun123456    时间: 2011-4-27 09:08
以下是引用elechannel在2011-4-26 21:48:00的发言:

不建议采用网络线缆!

说说原因?这位朋友。


作者: 奋斗人生    时间: 2011-4-27 09:13

学习了~~楼主想法不错~~~


作者: a009115    时间: 2011-4-27 16:53
不明白 拿分
作者: gzmrone    时间: 2011-4-27 17:27
我用过,抗干扰能力差了点,故障率相应来说高,成效效果实际应用中差别不太明显。在短期应用或者成本控制的范畴来说的话,是可以考虑的。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