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关于高层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防雷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gaoyimin    时间: 2010-1-26 11:22
标题: 关于高层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的防雷问题
 1、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次住宅也逐步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作为改善生活的“硬件”之一的空调已不再做为奢侈品,而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了。在当今较高档的写字楼酒店中安装的制冷系统多采用集中式空调。但在一般的高层住宅中,往往是在室外采取分体式空调的安装。众所周知,高层建筑的防雷, 国家规范规定:在30m处(一类防雷要求;二类防雷要求在45m处)开始,将外露金属物与引下线等防雷装置焊连,而作为防止雷击部分的分体式空调由于和建 筑物的接地无法连接,为用户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性。为保证用户使用的安全,空调的防雷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被提了出来。在这里就需要引入了防雷的概念。 
2、雷电的破坏性
    雷电在放电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过电流,并且伴随时间短,电流陡变值很大,可达几百KA,伴随雷电现象常会带来它的热效应和电动力效应的破坏作用;前者可产 生巨大的热量,几千摄氏度的高温致使周围产生火灾;而后者则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力作用,使处在其中的物体受到破坏。为将雷击能量导向大地,防止雷电现象中直 击雷、侧击雷、感应雷的破坏作用,通常采用如下的措施即分为:避雷带、引下线、接地网和避雷器。
3、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原则和作法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应从建筑物的基础施工开始,将人工接地体埋入土壤中或利用桩基与大地相连形成接地网;而后将建筑物每层柱内的主筋相焊连形成引下线, 引下线下端与接地网相连,引下线上端垂直敷设至屋顶,与避雷带或避雷器相贯通。根据国家规范要求:超过30m高的建筑物30m及以上每隔3层围绕建筑物外 廓的墙内应做均压环,在每层的圈梁、柱板内将大量钢筋焊接成一体,并与引下线焊接。从而使整体建筑结构形成法拉第等电位系统——笼式避雷网,使建筑的整体 形成了等电位,防止了雷电的磁感应。对于高层建筑中高度超过30m处的金属门窗,作为大楼的一部分,为防止侧雷击,往往多采用予埋铁件,在予埋施工中将予 埋铁件与附近的柱筋引下线相焊连,待安装金属窗时再由金属与予埋铁件至少2~3处焊接,或利用金属窗自带螺丝与予埋件连接。通过以上措施,使建筑物整体贯 通,不仅有助于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造成的损坏,而且还能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4、室外空调及支架潜在的危害性及解决方法
    对于近年来高层住宅的兴起和空调的广泛应用,对于安装在室外的空调主机及其支架的防雷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目前无相应的规定,结果,有可 能将分体式空调室外机电源保护接地PE线变成了空调室外机防雷引下线将雷电流引入室内配电接地系统,非常危险。由于空调部分与建筑物楼体的法拉第笼引下线 无关联,当建设单位或用户提出此项要求时,处理起来很麻烦,并有滞后性,只能采用明装处理的补救措施。笔者近年来主持的施工的时代公寓电气安装工程(该建 筑:主楼27层,建筑面积41000m2,高达80m)。由于建设单位在主体施工完成后,提出了在外墙安装空调机支架的要求,为此采用了如下的补救措施, 其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从屋顶避雷带引出4×25mm镀锌扁铁,将其垂直敷设至距地30m处,扁铁经调直后,采用搭接焊连接,垂直引下,用铁胀管每隔1?5m固定,镀锌扁铁 在外墙上,而后再在镀锌扁铁上开孔,引出10mm2PE线(PE线为两端压铜鼻子涮锡的塑铜线),与空调支架的自带螺栓相连,用以防护直击和侧击雷。这种 做法的缺点是:从安全方面看,由于搬运铁件和焊接固定增加了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因而加大了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概率;从技术质量方面来看,镀锌扁铁在使用一 段时间后容易发生锈蚀,对裸露的镀锌扁铁要作防腐处理和定期刷涂油漆,维护方面存在着问题;从经济角度看,一方面施工中要搭设脚手架,使用起吊设备,加大 了施工成本,另一方面柱筋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美观的角度来看,它破坏了建筑物的整体美观;从施工周期角度看,上述施工作业必然会增加施工时间。建议在 有此要求的高层建筑物中,和土建单位同步作业,在施工中,在窗洞口下方30cm——50cm处予先埋设IP等级较大、密封性能良好的金属分线盒,盒内敷设 已作防腐处理的镀锌扁铁。扁铁的一端与主体内均压环或钢筋引下线焊连,一端与带铜接线端子的多股导线相连接(导线最好选用BV-10mm2以上的PE线) 该导线的另一端用螺栓来连接空调室外机及其支架。同时,金属盒内壁要求涂防锈漆。为防止雨水渗入金属盒内,安装时将金属分线盒加盒盖封闭;所有螺栓(包括 箱门、螺栓)均应用防水油膏封闭。待使用时,将盒内的PE线经蛇皮管引出,接至空调及其支架。从安全性方面来看,避免了高空作业,杜绝了事故的发生;从技 术质量方面来看:简单易行且不存在定期维护的问题;从经济角度看,省却了起吊设备,充分利用了楼内的柱筋引下线,降低了施工成本;从施工周期角度看:由于 和土建施工同步,而不存在滞后性;从美观方面,保证了大楼整体的美观。

作者: laholi    时间: 2010-1-29 10:35
好,很不错,理论与实际结合,就是缺少图片了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