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综合布线之机柜理线 [打印本页]

作者: hzcomputer    时间: 2009-12-15 21:17
标题: 综合布线之机柜理线
<p><font size="3"><b>综合布线之机柜理线(四)</b><b></b></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5、线束固定:在理线过程中,如果旁边遇到桥架上的扎线孔或机柜内的扎线板,则应在绑扎线束的同时将线束绑扎在桥架或机柜上,以免线束下滑;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6、弯角理线:当平移过程中遇到转弯时,必须让理线板贴近转弯角,在弯角旁顺着转弯,不可以绑扎后再贴上弯角(由于弯角处内侧的线短,外侧的线长,因此如果按直线绑扎后再转弯,弯角处的线束一定会变形)。这就要求所有的线束必须在现场绑扎,不可以事先绑扎后后再移到现场来;&nbsp;</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7、托架理线:当理线板到达配线架背后的托架上后,先将线束绑扎在托架上,然后向前平移,每到达一个模块前时,将线束绑扎一次,然后分出该模块对应的线号。此工序应配备2人:1人分线,1人将线从配线架背后拉到配线架正面去(如果模块可以卸下,则将线从模块孔穿到正面去),同时2人唱号核对线号与配线架上的面板编号是否一致; </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  8、完成理线:当最后一根线穿到配线架正面后,理线板内已经没有一根线了,这时该束线的理线宣告结束。</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nbsp; 9、将退出的理线板重新拿到进线口,使用下一个24口配线架的理线表,依次重复1-8,完成下一束线的理线工作,直到全部完多束线理线(分支理线)</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当机柜内有多个配线架时,每个配线架的线束应分别理线。但由于机柜内的扎线板宽度有限(一般宽度为100mm),只能并排绑扎3~4束24根的线束,而深度为800mm的机柜内右侧最多能放2根扎线板(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应从单侧绑扎,以免影响美观),即可能达不到绑扎200根水平双绞线的目标。这时可以使用二次理线方式,先使用8×8理线板扎出48根的线束(6×8),到一定高度后再添1块5×5理线板将该线束分为2束后,继续理线至配线架。</font></p>
<p align="left"><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有些公司使用理线梳进行正向理线,这个工具可以避免向理线板穿线这一费时的工序,但理线梳也有缺点。例如:在理线过程中双绞线容易从梳子中逃出;如果理线不能立即完成,数天后理线梳中的线可能已经自行脱离,这时就必须重新将线排入梳中。</font></p>
<p><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现在,有些布线厂商已经推出了专用的理线器材,但从照片看仿佛需要占用额外的机柜/桥架空间,这也许对于减小线间干扰有益,但同时要求机柜/桥架具有更大的空间。这一点对于每个机柜中需要容纳数百根双绞线时,是需要在施工前有所考虑的。 </font></p>
作者: 落叶归根    时间: 2009-12-15 21:29
路过,写得不错!
作者: computersoft    时间: 2010-4-19 21:32
very 不错&nbsp; 还在找前三个
作者: johnsonteacher    时间: 2010-4-20 08:54
学习
作者: 董余卫    时间: 2010-4-20 09:34
<p>谢谢分享</p>
作者: boss0821    时间: 2010-4-22 23:35
学习
作者: wolfcome2005    时间: 2010-4-23 09:22
路过,混积分
作者: wolfcome2005    时间: 2010-4-23 09:22
路过,混积分
作者: wolfcome2005    时间: 2010-4-23 09:22
路过,混积分
作者: wolfcome2005    时间: 2010-4-23 09:22
路过,混积分
作者: zmkmxyz    时间: 2010-4-23 10:12
<p>的确,理线是很麻烦的事情。</p>
<p>不过有信心还好做的,</p>
<p>在实践中总结吧!!</p>
作者: padola    时间: 2010-4-23 11:12
怎么只有一半?
作者: djldd2005    时间: 2010-4-23 16:29
很详细,知道了,混积分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