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远程网络监控? [打印本页]

作者: xiaoma066    时间: 2009-8-2 21:54
标题: 远程网络监控?
大家好,请问远程网络监控,一路视频占多大带宽?
作者: hyinpde    时间: 2009-8-3 08:41

cif 格式 1M的adsl能传输 2-3路视频

D1格式 1M的ADSL能传1路视频

 


作者: 南京康优凯欣    时间: 2009-8-3 09:02

CIF的一路大概200K左右,主要还是看上行,2M的ADSL上行大概512K


作者: adam197788    时间: 2009-8-3 15:11
楼上有理
作者: FoeZ    时间: 2009-8-3 15:38
250K
作者: dj823    时间: 2009-8-3 15:54
网络监控的首选 NVR
作者: dj823    时间: 2009-8-3 15:55
什么是NVR
    NVR全称为Network Video Recorder,相对于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而言,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化。

    DVR系统中,中心部署DVR,监控点部署视频设备(模拟摄像机)、音频设备(拾音器/麦克风)以及报警设备(温感/烟感)等,各个监控点设备与中心DVR分别通过视频、音频、控制、报警等线缆一一相连。DVR提供集中编码、录像以及监控信号回放。

    NVR系统中,中心部署NVR,监控点部署网络摄像机或视频适配器,监控点设备与中心NVR之间通过任意IP网络相连。监控点视频、音频以及告警信号经网络摄像机或视频适配器数字化处理后,以IP码流形式上传到NVR,由NVR进行集中录像存储和管理。

    结合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等IP前端,科达NVR可提供全IP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用户仅需借助现有网络即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快速部署,并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对任意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基于全网络化处理,NVR在部署、应用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全新的、创新的解决方案,拥有前所未有的网络化优势。

NVR终结DVR的七大理由
一、部署灵活
    由于采用全网络化架构,监控点设备与NVR之间可以通过任意IP网络互联。因此,在NVR系统中,监控点可以位于网络的任意位置,并实现快速部署,不会受到地域限制。
    而DVR系统中,监控点与中心DVR之间采用模拟方式互联,受传输距离以及模拟信号损失的影响,监控点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远程部署。


二、布线便捷,成本低
    中心点:
    NVR仅需接1根网线即可完成布线、安装,并实现所有监控点所有监控信号的接入;而DVR需要针对每个监控点布视频、音频、控制以及告警等多路线缆。因此NVR在中心布线以及维护上非常简单、便捷。

    监控点:
    NVR系统的监控点均为IP前端,因此也仅需1根网线即可完成布线,并通过IP网络接入中心NVR;而DVR系统的前端均为模拟设备,每个监控前端到中心需要布视频、音频、控制以及告警等多路信号线缆。因此,NVR系统的前端布线非常简单,而且布线成本非常低,利用现有网络即可。

    利用PoE技术,NVR系统中的IP前端设备供电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并可通过IP前端输出电源信号,为其他外围设备供电,从而可进一步简化布线。而DVR系统的前端必须单独供电,无法实现PoE供电。

    对于不方便布线的监控点,部属无线IP前端可实现监控信号的无线传输,无需布线。而DVR系统的前端均为模拟设备,无法进行无线部署。

三、安装设置简单
    DVR吸引工程商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安装设置简单,无需复杂的配置。NVR同样具备这一优势,而且更便捷。
    中心NVR设备和远端监控点IP前端设备仅需插上网线、打开电源,接下来所有流程均可自动完成,包括自动搜索所有前端设备、自动为前端设备分配IP地址、利用NVR外接的显示设备自动多画面显示所有监控点图像。
    因此,NVR创新的实现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安装设置上的即插即用。工程商及用户无需担心网络化监控给其带来安装部署上的困难。
    1)接上网线、打开电源

    2)自动搜索所有IP前端设备,并动态分配IP地址

    3)自动完成所有前端的本地多画面显示

四、灵活可靠存储
    DVR便捷的录像存储也是吸引工程商的一大特点。NVR同样具备高度集成化的、便捷的录像存储特性,可通过本地硬盘实现集中存储,还可通过外扩存储设备满足海量存储需求。
    更进一步,NVR系统还可通过部署支持前端存储的IP前端设备,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存储方式,并能实现前端存储与中心存储的备份,满足对存储可靠性要求非常苛刻的应用需求。而DVR系统中的前端均为模拟设备,无法实现前端存储。

五、安全加密
    很多人觉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不安全,事实上,NVR比DVR更安全。在NVR系统中,IP前端上传码流时可对码流进行AES加密,即使在网络上被截取,也无法解码。而DVR前端上传的模拟视频、音频信号没有任何加密机制,很容易就可以被截获并显示出来。此外,通过电信级的用户授权、认证机制,NVR可有效防止非法用户登录系统。


六、使用简单,操作便捷
    DVR吸引工程商另一特点是使用和操作很简单。而NVR同样具备非常简单和便捷的使用和操作特性,工程商无需担心网络化监控在操作、使用上的难题。
    NVR本地操作:在中心点可通过遥控器、鼠标、监控监控等多种方式对NVR进行本地操作,NVR可直接外接显示设备实现本地化操作及管理界面。
    NVR远程操作:远程客户可利用简单明了的IE浏览器或NVR客户端软件,通过网络在任意位置访问任意监控内容,包括实时浏览、录像回访以及监控点摄像机PTZ控制等。


七、全程管理,集中维护
    在DVR系统中,中心到前端均为模拟传输,无法实现传输线路以及前端设备的实时监测和集中管理。而NVR采用全网络化管理,可实现传输线路、传输网络以及所有IP前端的全程监测和集中管理,包括状态和参数均可在中心一览无余,维护极为方便。

 

 


作者: dj823    时间: 2009-8-3 15:57
以下是引用siglo在2009-8-3 15:28:00的发言:
什么是NVR
    NVR全称为Network Video Recorder,相对于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而言,其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网络化。

    DVR系统中,中心部署DVR,监控点部署视频设备(模拟摄像机)、音频设备(拾音器/麦克风)以及报警设备(温感/烟感)等,各个监控点设备与中心DVR分别通过视频、音频、控制、报警等线缆一一相连。DVR提供集中编码、录像以及监控信号回放。

    NVR系统中,中心部署NVR,监控点部署网络摄像机或视频适配器,监控点设备与中心NVR之间通过任意IP网络相连。监控点视频、音频以及告警信号经网络摄像机或视频适配器数字化处理后,以IP码流形式上传到NVR,由NVR进行集中录像存储和管理。

    结合网络摄像机、视频编码器等IP前端,科达NVR可提供全IP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用户仅需借助现有网络即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快速部署,并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对任意目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基于全网络化处理,NVR在部署、应用以及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提供了全新的、创新的解决方案,拥有前所未有的网络化优势。

NVR终结DVR的七大理由
一、部署灵活
    由于采用全网络化架构,监控点设备与NVR之间可以通过任意IP网络互联。因此,在NVR系统中,监控点可以位于网络的任意位置,并实现快速部署,不会受到地域限制。
    而DVR系统中,监控点与中心DVR之间采用模拟方式互联,受传输距离以及模拟信号损失的影响,监控点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实现远程部署。


二、布线便捷,成本低
    中心点:
    NVR仅需接1根网线即可完成布线、安装,并实现所有监控点所有监控信号的接入;而DVR需要针对每个监控点布视频、音频、控制以及告警等多路线缆。因此NVR在中心布线以及维护上非常简单、便捷。

    监控点:
    NVR系统的监控点均为IP前端,因此也仅需1根网线即可完成布线,并通过IP网络接入中心NVR;而DVR系统的前端均为模拟设备,每个监控前端到中心需要布视频、音频、控制以及告警等多路信号线缆。因此,NVR系统的前端布线非常简单,而且布线成本非常低,利用现有网络即可。

    利用PoE技术,NVR系统中的IP前端设备供电也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并可通过IP前端输出电源信号,为其他外围设备供电,从而可进一步简化布线。而DVR系统的前端必须单独供电,无法实现PoE供电。

    对于不方便布线的监控点,部属无线IP前端可实现监控信号的无线传输,无需布线。而DVR系统的前端均为模拟设备,无法进行无线部署。

三、安装设置简单
    DVR吸引工程商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安装设置简单,无需复杂的配置。NVR同样具备这一优势,而且更便捷。
    中心NVR设备和远端监控点IP前端设备仅需插上网线、打开电源,接下来所有流程均可自动完成,包括自动搜索所有前端设备、自动为前端设备分配IP地址、利用NVR外接的显示设备自动多画面显示所有监控点图像。
    因此,NVR创新的实现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安装设置上的即插即用。工程商及用户无需担心网络化监控给其带来安装部署上的困难。
    1)接上网线、打开电源

    2)自动搜索所有IP前端设备,并动态分配IP地址

    3)自动完成所有前端的本地多画面显示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