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依据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项目需求及机房平面图,参照:
1.《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BG/T 2887-2000)
2.《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82)
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BJ52-82)
4.《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4-84)
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232-83)
6.《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
8.《电视监控系统调计规范》 (1995)
9.《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
1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J116-88)
1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二、设计思路
机房的建设实质是电子环境工程,除装修效果外,更注重于内部环境的营造,以按规范技术数据建造一个符合特定环境的空间。机房工程是以保证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综合性项目,它包括装修、电气、空调新风、门禁、漏水、监测、综合布线、监控、消防等几大系统,每个系统都是机房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对机房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管理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必须确保以下项目要求:
保证计算机设备的可靠性;
机房运行的安全性;
延长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满足用户的特殊要求;
保证场地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根据该项目的要求,并考虑机房未来的发展,将机房室内装修、电气工程、综合布线、消防系统、门禁系统和监控等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采用优质材料和先进的工艺确保机房环境指标的实现,为计算机设备和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宽松、舒适的工作场地。
三、装修工程
1.机房总体规划
对机房进行工艺设计时,布局的合理与否对今后的工作关系极大,布局合理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减小计算机的维修费用。结合机房楼层建筑的状况,力求机房布局设计达到合理使用,有利于维修。各个设备之间连接线要求最短,如控制台、终端机、打印机等最好放在互相靠近的区间内,该区称为操作区。其它设备如小型机等操作员不常接触的机器可放置在另一个区域,该区称为非操作区。通信机柜,调制解调器等设计放在终端电缆入口的线井附近。
结合机房的实际情况,整个机房划分为交换机机房和服务器机房两大部分。
交换机机房划分:主机房(62㎡)、工作区(44.1㎡)、二类辅助间(28㎡)(包括不间电源、精密空调、气体消防钢瓶间);由于电池的占地面积和重量较大,考虑放在楼层承重墙附近;气体消防钢瓶也可考虑放在其它附件较小的专用气瓶间;
服务器机房划分:主机房(49.6㎡)、二类辅助间(空调房17.7㎡)。
四、电气工程
配电方面:
△ 机房设置独立的供配电系统。
△ 本工程电源为380/220V,三相五线制,TN-S系统,机房电源进线由大楼总配电室专线引入,配电系统按一级负荷进行设计,总负荷预计为100KVW以上。
△ 三楼交换机机房配一台市电配电柜和一台UPS输出配电柜,服务器机房配一台市电配电柜和一台UPS输出配电柜。交换机机房市电配电柜用作本机房市电配电、UPS的输入配电和服务器机房市电总输入,UPS输出配电柜用作本机房的UPS分配电输出和服务器机房UPS 总的输入;服务器的市电配电柜用作本机房的市电配电,UPS输出配电用作本机房的UPS输出分配电。交换机机房的市电配电柜采用双路输入,一路市电和一路备用电源输入,两路实行自动切换互锁。所有配电柜内装置ABB空气开关和各级电源防雷器,并具有过流、短路、分励脱扣保护功能。柜面设有法国数显表具有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显示。柜内配有独立的零、地汇流排。柜内的主空气开关带有分励脱扣装置,发生事故时,按下按钮可迅速切断机房内全部电源,保证机房安全。
△ 目前服务器均采用冗余双电源供电方式因此机房计算机设备用电由不同的控制开关分路引出由UPS提供。
△ 机房照明电源引自机房市电配电柜电源。
△ 机房空调,净化新风机电源由市电配电柜电源提供。
△ 机房辅助用电壁插座电源由配电柜市电电源提供。
照明方面:
△ 事故照明、安全指示照明由UPS供电,线路单独敷设,确保可靠供电。
△ 按机房规定照度标准设计,主机房照度为300LX。照明灯具应采用磨砂铝嵌入式格栅灯,20W飞利浦高效无眩光荧光灯管,光角度为横向75度,纵向75度,符合GB规格。
△事故照明采用照明的其中一支灯管作事故照明灯,平时市电供电照明,市电断电时,通过分电柜中的自动切换装置自动切换UPS供电作事故照明,线路单独敷设。
△照明及事故照明线路采用ZR-BV2.52阻燃铜芯线穿钢管吊顶内暗敷。
插座方面:
△ 机房活动地板下安装UPS专用电源插座,西门子五孔插座。通过BV3 ×2.5电源线穿金属线槽沿活动地板下敷设。所有计算机设备供电均有过载、短路保护的功能。
△ 机房墙面距活动地板
接地方面:
A、设计施工范围:
⑴计算机机房设备接地及等电位处理
⑵计算机机房防静电散流设施
⑶计算机机房防雷电波侵入
⑷电源、信号线的过电压保护
B、利用大楼已有一组电阻〈1Ω的接地地极,满足共用接地极技术要求。本方案采用各系统共用一组接地极方式,不再另行埋设专用接地极。
C、地极接线
△ 机房除使用直流电源的计算机设备外,还配备有大量使用380/220V交流电的各种电气设备,如计算机的外部设备、空调设备、机柜上的风机等。所以机房同时存在几种不同的接地:
⑴交流工作地:交流工作地是中性点可靠地接地。当中性点不接地时,若一相碰地而人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所受到的接触电压将超过相电压,而当中性点接地时,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很小,如发生一相碰地而人又触及另一相时,人体受到的电压 相当于相电压;同时若中性点不接地时,由于中性点对地的杂散抗阻很大,因此接地电流很小,相应的保护设备不能迅速切断电源,对人及设备产生危害。
⑵安全保护地:安全保护地是机房内所有机器设备的外壳以及电动机、空调机等辅助设备的机体接地。当机房内各类电器设备的绝缘体损坏时,将会对设备和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设备的外壳要可靠接地。
⑶计算机系统的直流地又称逻辑地,为了使计算机正常工作,机器的所有电子线路必须工作在一个稳定的基础电位上,就是零电位参考点,它不一定是大地电位。如果把该接地系统经低阻通路至大地上,则该地线系统的电位可视为大地电位,称为接大地,如该接地系统不与大地相接,而是与大地严格绝缘,则称为直流地悬浮。计算机中数字电路的等电位点与大地相连接,接地电阻的数值一般要求不要超过4Ω,称直流地接地,通常是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再接地。即采用串联接地-多点接地;并联接地-单点接地;网络接地等几种形式。
⑷防雷保护地:即整个大楼的防雷系统的接地,一般以水平连线和垂直接地椿埋设地下,主要是把雷电电流由受雷装置引接到接地装置。接地母线应选用足够大的截面积的带绝缘外皮的电缆。
△ 机房采用VB50铜芯线穿钢管由地极接口引至机房。
△ 本工程机房地线采取交流地、直流地、保护地、防雷地等共同接地极方式。各种接地线应采用绝缘导线从共同地极主干线上单独引入机房,专线专用,严禁不同地线混用。
△ 活动地板下采用BV6铜芯线,间隔
△ 为了防止静电、电位差及外界磁场等对机房设备的影响,需建设一个良好的均压等电位母排。本方案用40×
都是2000年的,千年不变
差不多都是一样的,细节上主要还是要看业主的的要求
看过不少这样的,关建还得看具体的需求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