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综合布线中的常用公式 [打印本页]

作者: gavin8110    时间: 2009-3-23 18:45
标题: 综合布线中的常用公式
 
<p>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br/><br/><br/><br/>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br/><br/><br/><br/>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br/><br/><br/><br/>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br/><br/><br/><br/><br/><br/><br/><br/>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br/><br/><br/><br/>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br/><br/><br/><br/>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br/><br/><br/><br/>n*3%:表示富余量<br/><br/><br/><br/><br/><br/><br/><br/>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br/><br/><br/><br/>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br/><br/><br/><br/>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br/><br/><br/><br/>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br/><br/><br/><br/>0.55:备用系数<br/><br/><br/><br/>6:端接容差<br/><br/><br/><br/><br/><br/><br/><br/><br/><br/><br/><br/>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br/><br/><br/><br/><br/><br/>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br/><br/><br/><br/>(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br/><br/><br/><br/>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br/><br/><br/><br/>+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br/><br/><br/><br/><br/><br/>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br/><br/><br/><br/>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br/><br/><br/><br/>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br/><br/><br/><br/>A:最近信息点距离; <br/><br/><br/><br/>B:最远信息点距离; <br/><br/><br/><br/>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br/><br/><br/><br/>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br/><br/><br/><br/>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br/><br/><br/><br/>(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br/><br/><br/><br/>3、C=[0。55(F+N)+6]Xn(m) <br/><br/><br/><br/>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br/><br/><br/><br/>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br/><br/>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br/><br/>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br/><br/><br/><br/>简单公式: <br/><br/><br/><br/>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br/><br/><br/><br/>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br/><br/><br/><br/>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br/><br/><br/><br/>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br/><br/><br/><br/>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br/><br/><br/><br/>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br/><br/><br/><br/>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br/><br/><br/><br/>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br/><br/><br/><br/>RJ-45头的需求量:m=n*4+n*4*15%<br/><br/>m:表示RJ-45接头的总需求量 <br/><br/>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br/><br/>n*4*15%:表示留有的富余<br/><br/><br/><br/>信息模块的需求量:m=n+n*3%<br/><br/>m:表示信息模块的总需求量<br/><br/>n:表示信息点的总量<br/><br/>n*3%:表示富余量<br/><br/><br/><br/>每层楼用线量:C=[0.55*(L+S)+6]*n<br/><br/>L: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远的信息点距离<br/><br/>S:本楼层离管理间最近的信息点距离<br/><br/>n:本楼层的信息点总数<br/><br/>0.55:备用系数<br/><br/>6:端接容差<br/><br/><br/><br/><br/><br/>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br/><br/><br/><br/>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br/><br/>(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br/><br/>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br/><br/>+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br/><br/><br/><br/>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br/><br/>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br/><br/>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br/><br/>A:最近信息点距离; <br/><br/>B:最远信息点距离; <br/><br/>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br/><br/>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br/><br/>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br/><br/>(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br/><br/>3、C=[0。55(F+N)+6]Xn(m) <br/><br/>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br/><br/>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br/><br/>简单公式: <br/><br/>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br/><br/>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br/><br/>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br/><br/>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br/><br/>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br/><br/>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br/><br/>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br/><br/>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p>
作者: wang7730    时间: 2009-3-23 22:36
<p>学习了</p>
作者: wang7730    时间: 2009-3-23 22:37
顶 沙发啊
作者: jy02730597    时间: 2009-3-24 11:23
<p>好东西</p>
<p>&nbsp;</p>
作者: mywish12    时间: 2009-3-24 11:33
好东西
作者: 非标男人    时间: 2009-3-24 15:02
<p>乱了~</p>
<p>重新编辑一下~</p>
作者: zhao2188    时间: 2009-3-24 15:29
积分不够先顶
作者: hll2846    时间: 2009-3-24 15:42
xiexie
作者: hll2846    时间: 2009-3-24 15:43
jifenhaibugou100
作者: lizd1985    时间: 2009-3-24 16:40
好东西呀,共享真好!
作者: wshhhj    时间: 2009-3-24 16:42
好东东,学习了
作者: yuhit    时间: 2009-3-24 16:48
实用知识,顶啊
作者: gzcscec    时间: 2009-3-25 03:14
以前的账号不记得密码了,由于急需下个资料需100积分,所以今晚在这顶贴,望管理员给予谅解,谢谢!
作者: zjsxzyy2009    时间: 2009-3-25 07:57
好东西呀,共享真好
作者: tianshi99    时间: 2009-3-25 09:23
<div id="textstyle_56" style="FONT-SIZE: 14px;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keep-all; LINE-HEIGHT: 150%; WORD-WRAP: break-word">好东西,正好需要,谢谢楼主</div>
作者: agui3    时间: 2009-3-25 10:39
学习学习!
作者: newlifebbs    时间: 2009-3-25 10:57
蛮实用的,很好,谢谢了
作者: elinkwy    时间: 2009-3-25 11:09
<p>学习</p>
作者: songbin8    时间: 2009-3-25 11:57
<p>顶</p>
<p>&nbsp;</p>
作者: bydove    时间: 2009-3-25 16:40
收下了,顶
作者: z101110    时间: 2009-3-25 22:14
很实用,谢谢了
作者: rosand    时间: 2009-3-26 10:11
<p>很实用</p>
作者: zjb19948567    时间: 2009-3-26 11:28
正好用得上
作者: wangr317    时间: 2009-3-26 11:33
谢了
作者: hklinbin    时间: 2009-3-26 15:17
谢谢楼主的分享!!!学习了!!
作者: kaichuang    时间: 2009-3-26 16:55
<p>努力学习中…………</p>
作者: deus1984    时间: 2009-3-27 09:04
这些东西倒是第一次见,有点意思
作者: lf0185    时间: 2009-3-27 09:13
<p>学习了</p>
作者: yzwds    时间: 2009-3-27 09:14
<p></p>
作者: 注册费劲    时间: 2009-3-27 09:31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p><font face="Verdana">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了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 <br/>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 <br/>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 <br/>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 <br/>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顶顶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了了顶顶顶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顶顶了了顶顶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 <br/>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了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顶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顶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顶了 <br/>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了顶顶顶</font></p>
<p><font face="Verdana"></font>&nbsp;</p>
作者: rmc    时间: 2009-3-27 15:59
正愁首这方面的资料呢,太感谢谢了啊
作者: hzxsslr    时间: 2009-3-27 16:05
<p>好东西</p>
作者: 福五    时间: 2009-3-27 17:09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5" style="FONT-SIZE: 9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好东西 </div></td></tr></tbody></table>
作者: ottotao    时间: 2009-3-27 21:34
路过学习
作者: l41669009    时间: 2009-3-28 09:30
<p>太专业了</p>
作者: johnliang2009    时间: 2009-3-28 10:22
<p>本公司专业生产公共广播以及周边,诚招全国各地省代理,经销商,工程商合作,质量可靠,价格优惠。</p><br/>
<p>提供OEM代工</p><br/>
<p align="left">&nbsp;</p>
<p align="left">广州岳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p>
<p align="left">梁先生:13535122302</p>
<p align="left">TEL:020-87052578转8014</p>
<p align="left">FAX:020-37301948</p>
<p align="left">QQ:1094359004&nbsp;&nbsp;&nbsp;&nbsp; QQ群:82684248</p>
<p align="left">EMAIL:johnliang2009@sina.com</p>
<p align="left">网址:<a href="http://www.teanma.com/">http://www.teanma.com</a></p>
<p align="left">地址:广州天河区龙洞第三工业区A8三楼南</p>
作者: hamke1983    时间: 2009-3-28 13:36
是吗?好,支持
作者: hamke1983    时间: 2009-3-28 13:36
挺多的
作者: 千里草香    时间: 2009-3-28 17:51
学习啦,真好
作者: yanfenghb    时间: 2009-3-28 18:58
谢谢
作者: cbb126    时间: 2009-3-29 01:09
真是好东西,谢谢
作者: cbb126    时间: 2009-3-29 01:09
能不能问一下,这些东西是行规还是有什么依据?
作者: 方笑如    时间: 2009-3-29 17:02
&nbsp;学习了!谢谢楼主
作者: yonghong    时间: 2009-3-29 23:24
学习了,不错
作者: yonghong    时间: 2009-3-29 23:24
<p>不知道是经验还是规范</p>
<p>&nbsp;</p>
作者: wind50712513    时间: 2009-3-30 09:03
<p>挺好得··</p>
<p>学习下</p>
作者: andy66t    时间: 2009-3-30 09:10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2" style="FONT-SIZE: 9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学习! </div></td></tr></tbody></table>
作者: epwolf    时间: 2009-3-30 09:17
<p>好东西啊,收了,谢谢楼主啊!向楼主学习,有好东东一定要共享啊!</p>
作者: qiuyuling    时间: 2009-3-30 09:21
<p>顶啊</p>
<p>&nbsp;</p>
作者: qinjj7711    时间: 2009-3-30 10:48
太好了,正需要呢
作者: woaini2050    时间: 2009-3-30 11:24
好东西 要学习
作者: chris0202    时间: 2009-3-30 11:28
很实用,谢谢了!
作者: utpvideoshi    时间: 2009-3-30 12:09
哈哈哈,挺专业的,记住会有用处
作者: utpvideoshi    时间: 2009-3-30 12:09
是个好东西
作者: wyf1986    时间: 2009-3-30 15:57
好东东
作者: fengcuiping    时间: 2009-3-30 17:42
有用
作者: longba    时间: 2009-3-30 20:32
楼主辛苦
作者: hard008    时间: 2009-3-31 09:45
好东西,很全面
是实践经验还是 国际规范啊?
作者: krzz    时间: 2009-3-31 09:56
顶了
作者: djunh    时间: 2009-3-31 10:02
&nbsp;能不能整理的清楚点啊,乱七八糟的.
作者: 清凉油123    时间: 2009-3-31 10:22
学习
作者: 杨鹏权    时间: 2009-3-31 15:29
好东西啊
作者: maical    时间: 2009-3-31 16:51
<p>好!</p>
作者: liypfy    时间: 2009-4-1 17:40
<p>感觉不错,但是很多要按照实际施工来做最后确定,这个可以先做一个工程估算而已!</p>
作者: 忘记时间的钟    时间: 2009-4-2 08:11
以前的账号不记得密码了,由于急需下个资料需100积分,所以今晚在这顶贴,望管理员给予谅解,谢谢!
作者: dsxlovemei    时间: 2009-4-2 13:26
<p>支持 好东西</p>
<p>&nbsp;</p>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09-4-2 15:56
顶。
作者: zhantiang    时间: 2009-4-2 16:33
恩 受教了 看来我的计算方法有错误
作者: bao243124    时间: 2009-4-2 16:41
好。好哈!!!!!!!!!!!!!!
作者: wangzhao428    时间: 2009-4-2 22:00
布线这么复杂哩呀
作者: tsing2009    时间: 2009-4-3 10:02
顶一个
作者: wangdongbo    时间: 2009-4-4 21:23
好东西
作者: lizd1985    时间: 2009-4-4 23:31
<p>顶!</p>
作者: tangyaya    时间: 2009-4-5 18:03
<p>相当好</p>
作者: shiyan4571    时间: 2009-4-6 09:27
谢谢 学习了
作者: 清江无涯520    时间: 2009-4-6 10:09
这都是宝贵的经验呀,呵呵,值得一学。不过一般在做设计时可以一个一个计算,最后累加,然后和公式相比较,看有无差议。
作者: billyjin    时间: 2009-4-7 16:06
<p>也不一定就这么算吧?我曾经将一个实例套进公式,但是发现没有OK吖~~</p>
作者: billyjin    时间: 2009-4-7 16:08
<p>
在选择线槽时,线槽的截面积=水平线缆面积×3 <br/><br/><br/><br/><br/><br/>1、最长的线距+最短的线距)/2=平均值 <br/><br/><br/><br/>(平均值+5米)X点数=总长度 <br/><br/><br/><br/>总长度/305(标准每箱米数)+2箱=总箱数 <br/><br/><br/><br/>+的数量也可自己定,第一次的话,宁可多备点,不要事后 <br/><br/><br/><br/><br/><br/>2、每个服务需一条4对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或2芯(62.5/125微米多模)光缆; <br/><br/><br/><br/>每个通讯间中水平电缆的总数量=(由通讯间提供服务的工作区的数量)*(每一工作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br/><br/><br/><br/>工作区水平布线计算: <br/><br/><br/><br/>A:最近信息点距离; <br/><br/><br/><br/>B:最远信息点距离; <br/><br/><br/><br/>C:每层工作区信息点数量 <br/><br/><br/><br/>每层所需电缆长度=(A+B)/2*1.1*C <br/><br/><br/><br/>总共所需电缆箱数=各层电缆长总和/305米/箱 <br/><br/><br/><br/>(电子工业出版社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br/><br/><br/><br/>3、C=[0。55(F+N)+6]Xn(m) <br/><br/><br/><br/>C每个楼层的用线量 <br/><br/><br/><br/>F为最远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br/><br/>N为最近的信息插座离配线间的距离 <br/><br/><br/><br/>n为每层信息插座的数量 <br/><br/><br/><br/>简单公式: <br/><br/><br/><br/>1.(最长线距+最短的线距)/2*1.1= 平均线长 <br/><br/><br/><br/>平均线长*信息点=需要的线缆总数 <br/><br/><br/><br/>线缆总数/305=需要多少箱线 <br/><br/><br/><br/>2. 线数:(最长+最短)/2x1.1+2x楼高 <br/><br/><br/><br/>箱数:线数x信息点数/305 <br/><br/><br/><br/>3. (最远距离 + 最近距离)/ 2 *1.1 + 层高)* 节点数)/ 305 = 线缆箱数。 <br/><br/><br/><br/>其中:1.1系数是损耗;层高是楼层高度,如果水平线槽走天花板,则必须计算;如果是架空地板可以不计;305是1000英尺换算。 <br/><br/><br/><br/>4. 最长的网线和最短网线的平均值X总的点数,然后再加10%的冗余
</p>
<p>&nbsp;</p>
<p>不是吧 ??</p>
作者: billyjin    时间: 2009-4-7 16:08
<p>....</p>
<p>&nbsp;</p>
作者: ykc051126    时间: 2009-4-8 11:08
学习啦,收益啊,顶起,谢谢楼主。。。。
作者: 亚洲小黑猪    时间: 2009-4-8 19:51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body>
<tr>
<td>
<div id="textstyle_5" style="FONT-SIZE: 9pt; OVERFLOW: hidden;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WORD-WRAP: break-word">好东西 </div></td></tr></tbody></table>
作者: woshizyl513    时间: 2009-4-8 21:50
不错,新手就要这个
作者: 正程科技    时间: 2009-4-8 23:23
<p>楼主谢谢</p>
作者: 正程科技    时间: 2009-4-8 23:23
<p>楼主谢谢</p>
作者: okeykele    时间: 2009-4-8 23:58
<p>是好东西,很实用</p>
作者: wilsondai    时间: 2009-4-9 15:33
谢谢楼主..
作者: wildlin    时间: 2009-4-9 15:37
呀,貌似有用,不知道那些审核结算的人会不会看
作者: sangreal    时间: 2009-4-9 18:30
<p>学习</p>
作者: lowrence209    时间: 2009-4-9 18:42
有没有什么依据呀
作者: wj4203    时间: 2009-4-10 10:10
还不错 不过要是个表格就更好了
作者: lasunamy    时间: 2009-4-10 10:18
刚好是要学习的,谢谢o(∩_∩)o...
作者: zzmzf    时间: 2009-4-10 10:27
<p>学习下 顶</p>
作者: 抱朴守一    时间: 2009-4-10 16:32
谢谢楼主
作者: hejia123456    时间: 2009-4-11 09:12
好东东,学习了
作者: XIONGLI3333    时间: 2009-4-11 10:22
谢谢啦
作者: YSS2915877    时间: 2009-4-11 20:56
学习了
作者: liuguofu    时间: 2009-4-11 21:09
新手,每个知识都是收获,谢谢
作者: 乐宝    时间: 2009-4-14 10:10
谢谢楼主
作者: huang112    时间: 2009-4-16 09:32
<p>好东西 </p>
<p>&nbsp;</p>
作者: facai8088    时间: 2009-4-16 10:52
收到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