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长时间了,经常出入各种工程现场,常常的看到一些新参加工作的朋友把报警系统中的“线尾电阻”装于报警主机上,而不是把它装于应该装到的地方“报警探头”那边,而且也看到过有些施工人员其实入道也有多年了,不明白这些朋友为什么这么做,因此我有一种冲动,觉得应该把它写出来,警醒一下这些朋友,如有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坛友讨论,千万不要扔板砖-呵呵!
原理简述(见下面原理图):
[attach]33377[/attach]
电阻*R1、R2和R3、R4、R5组成2路分压电路。
其中的R3、R4、R5 三个电阻组成的一路分压电路;会在分压电阻 R4 的上下 2 端各产生一个电压值;我们暂称之为V1和V2;其中V1电压送到以“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电压比较器”U1的反向输入端做为基准电压;V2电压则送到U2的同向输入端做为基准电压。
再看由*R1、R2组成的另一路分压电路工作情况,当直流+12V电压经分压电阻 *R1 降压后传送到U1的同向输入端时;如果输入电压值大于基准电压值V1时则U1的输出有高电平输出;如电压值小于V1电压值时则U1无高电平输出。
同理反推U2工作情况则为;V2 电压送到U2的同向输入端做为基准电压,直流+12V电压经分压电阻 *R1 降压后传送到U2的反向输入端,当此电压值小于基准电压值 V2 时;则U2输出端有高电平输出,如高于V2 电压值时则U2输出端无输出。那么不管这2个电压比较器 U1 和 U2 哪个有输出经过防反流二级管输出后会合成为1路电平信号;使OUT端都能得到1个高电平送给下一级电路处理后而得到报警信号。
由于V1和V2这2个电压之间存在差值,因此V1和V2的2个电压值之间的差值范围称为门限电压的上、下限,只要回传的电压值超过此上下限范围,报警主机即得到报警信号,而此上下门限电压值的取值范围是和各个厂家的设计思想有关而各不相同,所以只要知道他的工作原理就可以了,而且我们也知道这个门限有一定的范围,在我们做工程中如偶然找不到或丢失了2.2K电阻时,不必拘泥于同值电阻,找一个阻值相近的电阻代替完全可以,只要你回传的电压值没出它的上下门限值就可以,只不过阻值偏离2.2K越大;误报的几率越大而已。
在以上所诉的分压电阻 *R1 其实不是被厂家焊接在线路板上的,而是在我们购买报警主机(或总线系统中的地址模块)时,随机附送的“线尾电阻”,也即报警系统的“线尾电阻”,它其实就是报警整体电路里的“双电压比较器”前端的分压电阻*R1 ,+ 12 V电源经过其分压降压后返回的电压,其取值都有一定的门限范围,它回传的电压值一旦超出其设计门限范围,报警主机只要工作在布防状态下就会立即响应,发出报警信息和动作。
其实分压电阻 *R1 两端的线段即为接于报警探头上的信号线,由于 *R1 不是被报警器材厂家焊接在线路板上的,而是随机送给我们用于安装在报警探头处的,又由于*R1上端的线和+12V相通;因此在安装报警探头时可以在布线时少放1棵线(只限于并行系统、总线型不适合),也即只要放3芯线就可以了(俗称:三线制),具体做法为;在报警探头的电源 + 级接线端子和 C 端子之间直接跨接“线尾电阻” *R1 就可以,信号线接于NC端子上就OK了。而有的厂家不是把*R1做为“线尾电阻”;而是把R2做为“线尾电阻”来使用,依据上面所述原理也就不难理解了,其作用是相同的。
那么依据上面所诉的原理,可以看出;如果人为的把报警线号线短路了,无论把它和电源正极还是和“地”极短路了,报警信号线上的电压值不是接近 + 12V 就是接近0V,这样都会超出这个报警信号拾取的门限值,主机则会得到报警信号,同理,当人为把报警信号线剪断时,可以看出回传的报警信号电平和把报警信号线对“地”短路时情况相同,则报警主机也会因得到信号而发出报警信息,因此这个“线尾电阻” *R1 也就起到了“防止人为破坏”的作用,那么我在接触一些入行不长的朋友做工程时,这些朋友常常把这个“线尾电阻”安装于报警主机内的接线端子上,这样做是不对的,这样做使报警主机失去了“防止人为破坏”的作用(或称功能)。要知道安防系统始终是以报警系统为中心的,不管现今的视频技术如何发展,如何先进,如何有经济价值,它也不能取代报警系统的作用,而且报警系统往往安装于使用单位的要害部位(如银行的金库等),因此报警系统是承担着重大责任的,试想如果因为你的一个偷懒而使犯罪分子通过一个简单的破坏(如把信号线短路或剪断,这是最容易也是最简单的办法),而至使用单位蒙受巨大损失时,而不幸的是当相关方面确认了这是因你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的结果,你到时会怎样来承担这个“责任”?你承担的了吗?因此,劝那些至今还把这个小小的“线尾电阻”装于报警主机上的朋友们赶快的警醒吧!!!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赞!楼主一针见血,很多做安防的同事都是说自己做过什么大工程,应用过什么高科技产品。他们大多都认为只要把产品装上,交给客户正常能使用就ok了,但确疏忽了产品应用的利弊和正确安装程序。这种大意往往都在自己完工的工程留下了极高的隐患。
希望各位同事能引以为戒,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谢谢楼主!
好帖,这个论坛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技术帖子
好贴啊!!顶!!
怎么?没人看吗?看来多此一举了,多数人还是不太重视这个了,还是挣大钱要紧呀,技术吗谁还在乎精与不精,能把钱糊弄到手也就完了。我老鸟看来真的老了。
学习了楼主,感谢你的无私!
不就是把电阻接到前端探测器里,增加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吗。搞的这么复杂,有多少人能看的懂?
有个问题想请教斑竹! 12个双监探测器 主机是CK 的 16防区 一个防区上有的带了两个探测器 这些天总是误报 查不出原因!
果然是好贴。你的专业水平真是不容置疑。我对你好佩服。我做安防都已经5年多了。关于“线未电阻”的问题,我知道其重要,也知做法。但就是少了你这份热诚及对事物(真理)的执着。
同时,好多谢你的资料。有机会大家好好交流。LWYUE.1977@163.COM QQ:779246165
楼主,你好! 我测过CK2300主机的防区端口 他的电压是5V左右 要是用你方法接进电阻,其他正常防区就会开路的 不知道楼主试了没有啊
不错的贴子,应为精化贴。
不好意思,出了趟差,没及时回复,抱歉了!
其实我也是边学边干,对坛友提出的问题试着回答一下,如有不当之处望大家斧正。
14楼的朋友原帖是
有个问题想请教斑竹! 12个双监探测器 主机是CK 的 16防区 一个防区上有的带了两个探测器 这些天总是误报 查不出原因!
我遇到这种问题一般会采取这样的思路解决:
首先感谢16楼的朋友的回帖,说的比较重要,就是一个回路里不管你接了多少个探头,“线末电阻”只能接一个,这个不能错。
其次是要分清一个回路中那个探头出了问题?可以暂时把部分探头剔除出回路(可以把这个探头中的信号线直接短接),只留一个探头在回路中,看是否还会出现误报警?然后再接入另一个探头,而把检测过的探头剔除,以此类推,逐个检测看看是那个探头出了问题,其实施工中真正是探头出问题的时候比较少见,多数还是与施工和线路有关。
17楼朋友的问题是:
楼主,你好! 我测过CK2300主机的防区端口 他的电压是5V左右 要是用你方法接进电阻,其他正常防区就会开路的 不知道楼主试了没有啊
恕我愚钝,我没看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报警主机的信号取样电路基本都是一样的,有多少防区就会有多少个(套)取样电路,可以理解为:“简单的重复”,不知一个防区接了“线末电阻”其它防区怎么会是开路的了?应该是各个防区都要接“线末电阻”,这样在每个防区中只有在被触发警情时才会出现开路现象(指接C~NC时)。
12楼的朋友:
不就是把电阻接到前端探测器里,增加报警系统的安全性吗。搞的这么复杂,有多少人能看的懂?
其实你看看我发帖的题目就是了,我只为提示一下不要轻视这个小小的“线末电阻”而已,因为报警系统是安防的中心环节,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他的防护对象大多都是比较重要的部位或称要害位置,严格的讲我们如错误的使用它是要承担责任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法律重视的还不够而已,假如遇到某一单位真的认真起来会如何?试想一下就会释然了。
请教!
BOSCH 主机 为什么 8436 总线驱动模块的 防区 报警反映时间 比 自带的防区报警反映时间要晚 2~3S 请解释!
还有 DSR 32C 怎么设置?
刚刚从现场梦游回来-呵呵!
现场在外地,也没有上网条件,没能及时回复,望谅解。
坛友-littlebar2006 问:
BOSCH 主机 为什么 8436 总线驱动模块的 防区 报警反映时间 比 自带的防区报警反映时间要晚 2~3S 请解释!
还有 DSR 32C 怎么设置?
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你第一个问题所说的8436应该是指双路总线驱动模块DS7436吧?
关于时间有差异的问题,我确实还没注意过,希望你与供应商求证一下,这或许与机器处理数据信号过程造成延时有关,
希望你有正解后我们交流一下,我也学习一下。
第二个问题是DSR-32C的使用问题:
一般在购买此机时会随机附带有光盘软件和数据线(或按照说明书自己制作数据线),你只需把机器用数据线连接到PC机的COM口并运行软件即可,通过软件可完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设置,机器的初始设置为一对一的。
坛友-zhoutaocslg 问
一个防区接多对红外对射只用一个线尾阻,那么请问一下多对红外对射是串接呢还是并接呢
如果你使用常闭触点(开路报警)连线时“线尾电阻”要串接在回路里,如果使用常开触点(闭路报警)连线时“线尾电阻”则需与“触点开关”的总回路并接。
坛友-liyaoh 问:
问一下,主机设置是不是要设成eol回路控制才能防剪,如果这样的话NO NC设置选项是不是就多余 用不上了
你用的是什么品牌、型号机器?
如果机器有选择“线尾电阻”接入的拨码开关或设置选项时应该选择“不接入”或“带线尾电阻”选项。
同时非常感谢 lcmbig7339 sonier 二位斑竹的支持。
线尾阻接在主机端,接常闭点,剪断数据线不报警吗?
线尾阻接在主机端,接常闭点,剪断数据线不报警吗?
应该说能报警,
但如果出现把信号线进行了短路连接的情况呢?系统就不会报警了,
同理,
如果采用“线尾电阻”与信号线并接再接开路触点时(即:接常开触点,闭路报警时)剪断信号线就不会报警了。
楼主 请问: BOSCH DX7400 本身自带的8个防区, 其中一个防区我带了四个幕帘报警器依次串联的 最后一个我在C 端子加了个2.2K的电阻;这个防区经常有误报而且很频繁。
请楼主给我看看!想想办法啊! 我在这谢过啊!
楼主 请问: BOSCH DX7400 本身自带的8个防区, 其中一个防区我带了四个幕帘报警器依次串联的 最后一个我在C 端子加了个2.2K的电阻;这个防区经常有误报而且很频繁。
请楼主给我看看!想想办法啊! 我在这谢过啊!
由于不了解现场情况,我提个建议和思路,希望对你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解决这类问题我建议采取逐个排除法,首先要检查排除线路没有问题,然后可采取办法鉴别是哪个探头出的问题,有2个思路供你参考:
1、把这4个探头用4根临时信号线分别接到报警主机的4个防区接口(别忘了接入“线尾电阻”,可先把其它的防区探头暂时拆掉,而直接接入这4个探头),观察一下是哪个探头在误报警?
适合环境:这个办法适合探头安装位置离主机不太远的环境。
好处是办法直接,一次操作就可完成4个探头的鉴别,比较省时。
不好的是拉临时信号线比较费事。
2、逐个摘除法,先把4个探头中的2个探头的信号线直接短接,看看其余2个是否还有误报,如仍有误报可把还没有摘除的另2个探头中的1个也摘除,以此类推,从道理上讲应该能查出出问题的探头位置。
适合环境:路由比较远时拉临时线不方便时。
好处是操作简单不影响其它防区的正常工作。
不好的是比较耗时。
另外:
从原理讲报警主机也应该在排查对象之列,但根据目前的经验看,报警主机出问题的时候很少,至少在我所经历的项目中还没有出现过报警主机有问题的,尤其是DS7400XI是值得信任的一款机器。
非常感谢你的热情支持,老鸟在此谢过!!!
欣慰!
马上要做一个报警项目了 也是我的 第一个 我 不像把他做砸了 呵呵呵
在这里学习 谢谢楼主 和各位同是施工战线上的同仁!支持
好贴,楼主辛苦了~!
在此学习
学习了
讲得好
经典~!学习了!!!
希望各位同事能引以为戒,扎实自身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谢谢楼主
常用探测器接线方式有两种:常开/常闭,但是都存在如下缺点:
1.常闭回路(NC): 短路正常,断路报警。这种电路形成的缺点是:若有人对线路短路,该探头就失去作用。报警主机就无法识别是人为的短路。
2.常开回路(NO): 短路报警,断路正常。这种电路形成的缺点是:若有人对线路断路(剪断信号线),该探头失去作用。报警主机就无法识别是人为的段路。
所以防区回路加一个电阻,防区回路电阻阻值大于或小于线尾电阻阻值都认为是报警,所以这个电阻起到了保护线路的作用。
线尾电阻,顾名思义,只有把电阻放到探头这端才起到保护作用,要不然怎么称为线尾电阻呢?设计者设计时当然是放在探测器内,只是大家图方便,就习惯放在主机内
谢谢!-嘿嘿!欣慰啊。
多谢!有帮助!
谢谢啊。。
好东西
技术行业就是需要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对自己 客户 工作负责 也是一种必须的职业道德
好贴,说得好。
好贴,要顶
楼主辛苦了
厉害,真正的高手。知道原理的,象俺,装了这么多,就知道如何接线,如何编程打命令,什么原理都不会去管。唉,不知道,这是不是中国特色。中国人做事,缺少一种耐心和完美主义。
还有,另外问一下问是,线尾电阻,在常闭回路中,是不是接到该防区,最后一对探测器收光端的NC端,还是接到公共端。
好帖,这个论坛应该多一些这样的技术帖子
看来 学生 真多哦 我以前是在以色列visonic 干过 eol电阻 又叫末端电阻
知道其意义么
这个电阻的意义所在: 让传感器的常闭出点免于被盗贼短接,而引起探测器无法输出信号
严谨地做法应该是一个传感器一个防区
常闭输出 应串接末端电阻和防拆
常开输出应 并接末端电阻 串接防拆 |
这个问题确实.
虽早知道原理,但实际操作中,电阻还真都接在主机盒内.原因施工简单..
好帖!要顶!!!!!
学习中。。。
好东西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