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弱电户外管路多少米设一个手孔井合适? [打印本页]

作者: hawk9    时间: 2007-1-24 08:38
标题: 弱电户外管路多少米设一个手孔井合适?
弱电户外管路多少米设一个手孔井合适?多少米设人孔井合适?
作者: sonlar    时间: 2007-1-24 11:09

直线不超过100米,如果不是直线不超过30米(建议)


作者: 0209    时间: 2007-1-24 17:50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规范上写过,直线60米,转弯就有井


作者: 粤涯    时间: 2007-1-25 08:42

只要有拐角就必须开手孔,直线50米一个比较好(我自己做工程)


作者: fangxun    时间: 2007-2-4 19:01

系统管路设计

智能弱电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综合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系统、闭路电视系统等。园区智能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从管理、控制机房、弱电管道到各个信息点或控制点都有相关的路由。这些路由要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有机地通过弱电系统的综合管路安置在大楼内。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可以合理地建立弱电系统的公共通道。主要设置在地下室采用金属桥架,沟通各单体的弱电井。

综合管路的内容包括了与整个弱电系统相关的弱电预埋管、预留孔洞、弱电竖立、桥架、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其他管路(如强电)和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或调整。

室外管道设计

目前,楼群之间室外管道线路一般有:电缆沟方式、直埋方式和PE管道方式。

根据#####室外建筑群的特点,管线多面积大。我们初步设计室外管道采用PE管,若采用电缆够方式施工复杂(需开挖排水沟)、易积水、工期长且投资高等缺点。而直埋方式虽然周期快,节省投资,但维护不方便,不适合电缆多的场合,同时要求电缆需防水、防腐、防鼠的铠装电缆,对电缆要求高。所以我们设计采用PE管方式。需内套子管保护措施。在过路处和进户处,采用钢管方式。

地下桥架设计

为减少地上手孔的数量,增加绿地面积,根据本工程地下室的特点,我司将各建筑物主干电缆移至地下室金属桥架敷设,便于线路维修和增加,减少电缆成本等作用。

管道段长和型式

管道段长受电缆分支、引上点位置、道路形状和装设地点等自然条件限制,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设计管道的最大段长一般控制在59以内。

管道段长和型式

管道段长受电缆分支、引上点位置、道路形状和装设地点等自然条件限制,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设计管道的最大段长一般控制在59以内。

手孔程式

本工程手孔拟选用新标准手孔。详见邮电部基建司19907月编制《通信管道人孔和管块组群图集》相关各人(手)孔图纸。

管道深度

本设计道路下埋设PVC塑料管,埋深不小于0.7;绿化带一律埋设PE塑料管,埋深不小于0.5;手孔深1.0左右。但由于规划路面高度的变化,实际埋深也会有所变化。(埋深是指路面到管道顶部的垂直距离)

管道坡度

为避免污水或雨水渗漏到管道中,在管孔内产生淤积,造成电缆腐蚀或管孔堵塞的现象,两人(手)孔的管道应有一定的坡度,管道坡度一般大于3,具体要根据道路坡度,管道埋深等确定。

管道接续

塑料管接续采用塑节法,钢管接续采用束节法,注意接续时必须将管子的接头错开。

其他有关问题的说明

1)室外通信管道铺设均应保持大于3的坡度,总平图中的断面开挖深度尺寸以路面为基准。

2)塑料管和钢管跨越道路及部分复土不符合规范的地点须用混凝土包封。

3)管道进入人(手)孔,其管顶距人(手)孔覆应不小于30cm,管底距人(手)孔基础不小于30cm;引上管引入人(手)孔时,其位置宜在上覆下20~40cm范围内。

4)施工图中,遇于其他管道交越时,一般弱电管道在上。

5)由于路段的路面标高不详,因此本设计管道顶部标高也未标,施工时按设计断面开挖,注意不小于3.0坡度即可。

6)本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原邮电部《通信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室内电信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4 19:04:57编辑过]

作者: 扶清灭洋    时间: 2007-2-12 14:06
30-40米,还得看穿什么孔了。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