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速度(d -2400bit/s,p-9600.bit/s),数据结构、字节长度不同。摄像机里面的白平衡我解释不了。
呵呵,一个是D协议,一个是P协议,就这么简单!
开个玩笑,不知道楼主到底想问什么?两种协议控制命令代码是完全不同的。
我手里有两种协议的PDF文本,如果楼主需要,可以给我发邮件,我送你就是了:supermantm@gmail.com
白平衡是摄像机的一个极重要的概念。
??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当我们用肉眼观看这大千世界时,在不同的光线下,对相同的颜色的感觉基本是相同的,比如在早晨旭日初升时,我们看一个白色的物体,感到它是白的;而我们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看到的白色物体,感到它仍然是白的。这是由于人类从出生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人的大脑已经对不同光线下的物体的彩色还原有了适应性。但是,作为摄像机,可没有人眼的适应性,在不同的光线下,由于ccd输出的不平衡性,造成摄像机彩色还原失真:或者图像偏蓝,或者偏红.
为了了解白平衡,就必须了解另一个重要的概念:色温。所谓色温,简而言之,就是定量地以开尔文温度表示色彩。当物体被电灯或太阳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时,就会发出一定的光线,此光线不仅含有亮度的成份,更含有颜色的成份,而色温越高,蓝色的成份越多,图像就会偏蓝;相反,色温越低,红色的成份就越多,图像就会偏红。因此,如果照射物体的光线发生了变化,那末其反映出的色彩也会发生了变化,而这种变化反映到摄像机里,就会产生在不同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的现象。下面的表格显示了一些光线下的色温情况。
??光源 色温(k)
??蜡烛 2000
??钨丝灯 2500-3200
??碳棒灯 4000-5500
??荧光灯 4500-6500
??日光(平均) 5400
??有云天气下的日光 6500-7000
??阴天日光 12000-18000
??从上表可见,不同光线下色温相差十分悬殊,造成摄像机在不同的光线下彩色还原不同。为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摄像机都具有白平衡校正功能,对不同的色温进行补偿,从而真实地还原拍摄物体的色彩。
??现在摄像机都具备有自动白平衡及手动白平衡功能。自动白平衡使得摄像机能够在一定色温范围内自动地进行白平衡校正,其能够自动校正的色温范围在2500k-7000k之间,超过此范围,摄像机将无法进行自动校正而造成拍摄画面色彩失真,此时就应当使用手动白平衡功能进行白平衡的校正。
前者波特率为2400,后者为9600。对应编码大同小异。PELCO设备多采用P协议。市场上主流设备支持D协议。
谢谢大家,你们的答复我都很满意
原来只是听说过,不太了解,看了各位的回帖,颇有收获,尽自己的微薄力量,鼎一下!
学习了!
不明白,但我都用的d的在控制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