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急求监控录象的容量计算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奶油蛋挞 时间: 2006-11-24 10:34
标题: 急求监控录象的容量计算方法
急求监控录象的容量计算方法,如何计算,记得有个公式说每种存储格式都有相应的计算方法
作者: guowocctv 时间: 2006-11-24 10:35
100M/点/小时
作者: autcheng 时间: 2006-11-24 11:16
看存储质量吧,一般好像是100M-200M/路/小时
作者: guobenqi 时间: 2006-11-24 11:51
一般的应该是150左右
作者: finalove 时间: 2006-11-25 13:49
一路CIF图象存储一天是8G,D1就乘4
作者: qddpf 时间: 2006-11-25 16:15
CIF格式每路每小时120M左右
作者: wshaohua 时间: 2006-11-25 17:31
CIF一路一天是5.3G.D1乘4,这是理论值,实际值看前端图像运动变化率而定,
作者: foxyuan 时间: 2006-11-25 19:39
数据流量.带宽匹配及存储空间计算
1、 数据流量的计算及网络带宽匹配
举正达网络数字摄像机以320×240格式传输为例:在320×240工作时,网络数字摄像机码流为8-20Kbps,即每秒每帧8-20Kbit,25帧即为8×25=200Kbits,20×25=500Kbits,即网络数字摄像机每秒输出码流为200Kbit-500Kbit之间。
对于“一点看多点“来讲,如果远程巡视监看中心的局域网出口下行带宽为10M,则设计时按摄像机最大流量计算,10M出口带宽允许10000/500=20路25帧视频数据流通过,总帧数为20×25=500帧,假设远程巡视监看中心同时需要远程监看巡视40路远程摄像机,则远程巡视监看中心可巡视监看的每路帧数降为500/40=12.5帧,即12帧,各局域网的远程多媒体网关将局域网上广域网的码流调节到12帧,即240Kbit/路。
2、 局域网录像空间计算机方法
因局域网上广域网的摄像机数据流量由远程多媒体网关调节,不影响前端摄像机的工作和局域网内的视频数据流传输,因此局域网内的监看和录像仍然是按25帧进行,因此局域网的录像空间最大为500Kbits×3600s/8=225000KB=225M/小时,80G硬盘可录14.8天。
3、 广域网远程巡视监看中心录像空间计算方法
上例中,远程巡视监看中心监看为12帧,每路摄像机的数据流量为240Kbit/s,因此,广域网远程巡视中心的录像空间为240Kbits×3600s/8=108000KB=108M/小时,80G硬盘可录30.9天。
作者: 监控摄象机 时间: 2006-11-25 19:49
看来要改革存储容量这个问题才行,加大硬盘不是好办法
作者: dds111999 时间: 2006-11-26 09:17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公式能解决的,要看你的录像方式,24小时录像还是移动侦测录像?用CIF格式还是D1格式?还有每路图像的变化程度。我的数据是:大学校园内,16路图像,CIF画质,24小时连续录像,H.264的压缩,一天需要40G左右的硬盘空间!
作者: cloudon 时间: 2006-11-27 09:44
简单比较粗糙的算法是:200M*路数*小时*天数
作者: burgess 时间: 2006-11-27 10:13
路过,学习中。。。。。。。。。。。。。。。。。。![](static/image/smiley/default/em03.gif)
作者: hanfay 时间: 2006-11-27 11:10
如果选择定码率,硬盘所需容量基本恒定,如果选择变码率,当现场图像无剧烈运动时,可节省硬盘容量。确定压缩码流的位率大小以后,根据前端录像的保存时间周期,就可以规划硬盘录像机内部需要安装的硬盘的容量:总容量(GB) = 位率/8×保存时间周期×通道数/1024/1024
作者: penggang983 时间: 2006-12-12 16:41
支持8楼,顶一下!!
作者: 肖小宇 时间: 2006-12-12 21:46
学习,谢谢,顶一下
作者: xier 时间: 2008-5-15 10:27
学习,谢谢,顶一下
作者: ruibod 时间: 2008-6-6 23:36
学习,谢谢,顶一下
作者: haichaoji 时间: 2008-6-7 10:10
要看码流大小的,一般500KBPS一小时220M
作者: flardy 时间: 2008-6-9 14:20
以下是引用cloudon在2006-11-27 9:44:00的发言:
简单比较粗糙的算法是:200M*路数*小时*天数
/1024 就是硬盘容量了(G单位)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