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点监控项目使用各种传输方式的对比(传输音视频和广播信号.报警信号):
[attach]29742[/attach]
20组音视频信号\RS485信号\广播信号\报警信号传输比较.
1.从传输系统的成本比较;
2.从传输网络的功能比较;
3.从系统的稳定性比较;
4.从......
真的很不错 谢谢先:)
学到东西了,谢谢!
有偏见!!
楼主应该是做共缆的!
大家都可以来对比下,把我没有看到,想到的传输中的优点和缺点都指出来,让大家都学习下,越深入越好,这个有助于大家在方案设计时的选择.
确实不是新东西,属于老帖子转载吧?按楼主的比较,“共缆最好”,比其他任何方式都好。以前还有一个双绞线厂家的比较,结论是“双绞线传输方式最好”!楼主的用心不言而喻。这里引一个帖子:
http://www.cpsf.net/a/a.asp?B=303&ID=136578
正确认识高频宽带(共缆)传输技术
近几年,有关共缆(一线通)的图象传输宣传不少。此技术本来是几十年前的广播电视技术。但有人却故意把它神秘化。号称高科技,自己创造发明。其实,要说新,那只能说它在安防领域得到了新的运用。
上述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产品和网络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产品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的网络设计运用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系统很难得到成功。如果随意拉线乱接,造成的结果是图象受到自身系统的干扰。实践证明,某两个公司由于网络设计不合理,系统调试了半年和一年至今未能解决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线路中传两、三路信号,一般问题不大。如果传输中不用放大器,普通外行也能搞定。但一条线传输更多路数的信号,如果没有很好的网络设计和专业人员指导,要想成功就变得十分困难。
共缆(一线通)的图象传输技术在监控里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对传统图象传输技术的补充。主要适于远距离和干扰大的特殊传输环境。只有在多点远程传输中,它才具有经济优势。如果在无干扰的近距离采用(300米以下),只能是浪费资金。
一条电缆能传输数十公里和容纳数十个频道,那只能是理论值。由于受到安防领域使用环境和设备成本的制约。通常电缆部分可靠的传输距离建议在3公里以内。频道数在20个左右。如果距离过远,建议采用HFC(光纤同轴混合)结构。
验证厂家或销售商是否有技术能力搞好这种系统的最好办法是查看与自己需求的类似工程的实际效果。即使是花上一点差旅费,也比造成工程难以挽回的结果强。
确实不是新东西,属于老帖子转载吧?按楼主的比较,“共缆最好”,比其他任何方式都好。以前还有一个双绞线厂家的比较,结论是“双绞线传输方式最好”!楼主的用心不言而喻。这里引一个帖子:
http://www.cpsf.net/a/a.asp?B=303&ID=136578
正确认识高频宽带(共缆)传输技术
近几年,有关共缆(一线通)的图象传输宣传不少。此技术本来是几十年前的广播电视技术。但有人却故意把它神秘化。号称高科技,自己创造发明。其实,要说新,那只能说它在安防领域得到了新的运用。
上述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产品和网络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产品搞得再好,如果没有很好的网络设计运用能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系统很难得到成功。如果随意拉线乱接,造成的结果是图象受到自身系统的干扰。实践证明,某两个公司由于网络设计不合理,系统调试了半年和一年至今未能解决问题。
通常情况下,如果在线路中传两、三路信号,一般问题不大。如果传输中不用放大器,普通外行也能搞定。但一条线传输更多路数的信号,如果没有很好的网络设计和专业人员指导,要想成功就变得十分困难。
共缆(一线通)的图象传输技术在监控里不是万能的。它只能是对传统图象传输技术的补充。主要适于远距离和干扰大的特殊传输环境。只有在多点远程传输中,它才具有经济优势。如果在无干扰的近距离采用(300米以下),只能是浪费资金。
一条电缆能传输数十公里和容纳数十个频道,那只能是理论值。由于受到安防领域使用环境和设备成本的制约。通常电缆部分可靠的传输距离建议在3公里以内。频道数在20个左右。如果距离过远,建议采用HFC(光纤同轴混合)结构。
验证厂家或销售商是否有技术能力搞好这种系统的最好办法是查看与自己需求的类似工程的实际效果。即使是花上一点差旅费,也比造成工程难以挽回的结果强。
同意!严重BS楼主,严重BS北京ZTJY
新东西,什么是新东西,实用的才是最好的。IBM笔记本难道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做广告啊!提高自己产品的性能,做强自己产品的品牌才是真本事。
最看不起的人就是吃不到葡萄还说酸的人。
我是搞光端机的,所以只就楼主表中光纤传输一项发表一些看法
1:线缆数量,20根线缆?是什么意思?是否指的是传输20路视频信号需要20芯光纤?应该是不需要的.
2:副控功能?为什么不能设置副控功能?
3:添加监控点为什么要重新布线?
4:可扩充性为什么不好?
5:你听谁说布线难度难?
6:你听谁说的,光缆的寿命只有3-5年?
最后问一句,楼主知道光缆长什么样吗?像您这样的夜郎自大式的评价还是不要在论坛上来发表,
楼主的技术统计有很强共缆传输的偏向性!另外对其余的分析不够公正!
现在忙,待会来回复!
呵呵!有安徽老乡吗?而且是在北京做弱电的.如有的话,有时间可以和我联系一下!
邮箱:djw@bjyhhy.net
我是武汉的,在湖北这边,双绞线传输不是 不成熟 这一档次吧,其次,在武汉共缆的项目好像很少,应该也不归档为 “成熟” 吧
下午开会,来晚了!
楼主的帖子一看就是偏向很重!
而且楼主对其他的监控布线也不是很熟悉!
现在光纤一路可以传输16路视频!如果波长偏离技术,一路可以传输256路视频!当然费用是比较高的!但是有这个技术。另外现在光端机还有视频加成功能,特别利于远距离,多点一线的传输。
双绞线,先不说质量如何?但是如果用高档线的话,很多布线产品的质量保证在10年~15年!高端的布线产品可以到达20年!我想过了这个期限,新的高性价比的布线产品早就出来了!双绞线的工作噪声是低的。但是如果要做好的双绞传输,布线及设备的价格也不低的!特别是室外布线,用室外双绞线,价格不比用视频线的来得低。
不清楚你说得副控是什么意思?分控吗?如果是得话,都可以做到,当然也要您配置得主机及软件允许。
共缆传输技术很早就有了,在有线电视技术成熟的时候就有这个功能了,只是近几年才在监控领域里使用起来。不能说没有优点,有线电视的双向传输就是一个很好的优点,另外比如机房搬迁,传输管径已经预埋,不能更改的情况下使用共缆。
有时监控可以用很多设备和方法来设计,只是有时候要考虑到工程商的利益与以后维护及设备维修这块。
希望大家销售产品的时候事实就是!
应该警惕论坛里的误导宣传帖子。对于新手,楼主有点误认子弟呀——这个呼声值得深思。
回21楼!
光端机现在有1、2、4、8、16路!一般以8路前的比较多用!16路的价格相对太高了!
一路光纤输出/输入,几路视频输入/输出!
一般首选还是视频线传输,经济耐用,双绞线传输做过,但心里总感觉不踏实,线路使用年限也没有视频线长,又必须前后端都加了传输收发器就多了出故障几率,一线通没有用过,不敢说什么。
为什么没有无线传输的对比呢!现在无线传输用在监控方面也很广泛!
做技术参数对比列表,最好是在对现有产品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不然千家的高手这么多,会被骂的很难看的!反而有损公司形象!
要不就干脆用厂家的身份来和大家发帖讨论,这样对新手、对其他厂家等都好!
在不同的工程环境和实际要求不一样、每种传输方式都有他的优势,根据需要选择传输的方式、满足高工程的要求就是好的传输方式。
楼主说的比较偏激啊,各有优缺点啊。不能一棍子打死的。
传统视频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比较直观、容易上手。
共缆也有自己的优势。当然也有自己的缺点。上手稍微慢点,还需要经过技术培训。
还是请皮皮鸟出来说公道话吧。毕竟是版主!!!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