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市场上的主流是第几代监控? [打印本页]

作者: pzzxl    时间: 2005-10-23 22:56
标题: 市场上的主流是第几代监控?
我是菜鸟!问个菜鸟问题:请问目前视频监控市场上的主流是第几代监控?目前第一代、二代、三代分别占的市场份额百分比是多少?谢谢!
作者: 睿捷网络    时间: 2005-10-24 09:21
路过,不想回答.何谓为主流?何又归于非主流?君不见江山代代皆新主吗?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年给萧美人换衣服的林姑娘,如今还生生地夺了对方的宝座.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0-24 09:28

那就请楼主先介绍一下所谓的一代、二代都是什么是谁划分的吧!


作者: pzzxl    时间: 2005-10-24 20:24

二楼的一定是个业余文学家吧。文绉绉、酸溜溜的,呵呵。我所理解的主流就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

三楼的请看:

 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较早,目前常被称为第一代监控系统。系统拥有的特点包括: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均为模拟形式,质量最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系统功能强大、完善。

  目前,模拟视频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只适用于较小的地理范围;与信息系统无法交换数据;监控仅限于监控中心,应用的灵活性较差;不易扩展。

  第二代:基于微机平台的数字视频监控(DVR)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第二代监控系统。采用微机和Windows平台,在计算机中安装视频压缩卡和相应的DVR软件,不同型号视频卡可连接1/2/4路视频,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是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升级实现数字化的可选方案。适合于传统监控系统的改造,不适合新建的监控系统并要求实现远程视频传输(超过1~2公里)的系统。

  DVR系统的特点: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存储主要为数字形式,质量较高;系统功能较为强大、完善;与信息系统可以交换数据;应用的灵活性较好。

  DVR系统从监控点到监控中心为模拟方式传输,与第一代系统相似存在着许多缺陷,要实现远距离视频传输需铺设(租用)光缆、在光缆两端安装视频光端机设备,系统建设成本高,不易维护且维护费用较大。

  准三代:嵌入式DVR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DVR系统近几年异军突起,由于其可靠性高、使用安装方便,在银行系统应用特别广泛,通常称嵌入式DVR为2.5代监控系统。

  对于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网络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简单的说,网络数字监控就是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 系统将传统的视频、音频及控制信号数字化,以IP包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Internet和宽带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内容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视频和音频的多媒体内容服务即将成为主流,这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一种崭新的全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4 22:52:41编辑过]

作者: 呆头鹅    时间: 2005-10-24 21:17
DVR分几代,应该从视频采集卡说起吧,比如MJPEG,MPEG-I,MPEG-4,H。264,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作者: 睿捷网络    时间: 2005-10-25 09:48

回楼主,很多事情,我们理解归于我们自己对于这个行业里的一些事情的看法,它有着很大的主观性,可能很多人都认可同一种看法,都这么讲,就形成了一种约定,但它不是一个行业标准,不能以我们的理解为一个准则..就像你提出的:市场主流是第几代,你在四楼才说出一个看法来,五楼就有仁兄做出另一种理解来了.


作者: 黑箭头    时间: 2005-10-25 10:49

基本同意四楼的看法,不过最后应该是纯数字监控系统;

五楼的看法,我觉得只是从编码格式的发展来说的,而不是监控系统的发展来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5 17:54:31编辑过]

作者: 新手上路0412    时间: 2005-10-25 11:03
同意四楼的,顶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0-25 11:44
以下是引用pzzxl在2005-10-24 20:24:06的发言:

二楼的一定是个业余文学家吧。文绉绉、酸溜溜的,呵呵。我所理解的主流就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

三楼的请看:

 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

  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较早,目前常被称为第一代监控系统。系统拥有的特点包括: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传输、存储均为模拟形式,质量最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成熟,系统功能强大、完善。

  目前,模拟视频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只适用于较小的地理范围;与信息系统无法交换数据;监控仅限于监控中心,应用的灵活性较差;不易扩展。

  第二代:基于微机平台的数字视频监控(DVR)

DVR(数字硬盘录像机)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第二代监控系统。采用微机和Windows平台,在计算机中安装视频压缩卡和相应的DVR软件,不同型号视频卡可连接1/2/4路视频,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是第一代模拟监控系统升级实现数字化的可选方案。适合于传统监控系统的改造,不适合新建的监控系统并要求实现远程视频传输(超过1~2公里)的系统。

  DVR系统的特点:视频、音频信号的采集、存储主要为数字形式,质量较高;系统功能较为强大、完善;与信息系统可以交换数据;应用的灵活性较好。

  DVR系统从监控点到监控中心为模拟方式传输,与第一代系统相似存在着许多缺陷,要实现远距离视频传输需铺设(租用)光缆、在光缆两端安装视频光端机设备,系统建设成本高,不易维护且维护费用较大。

  准三代:嵌入式DVR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DVR系统近几年异军突起,由于其可靠性高、使用安装方便,在银行系统应用特别广泛,通常称嵌入式DVR为2.5代监控系统。

  对于基于嵌入式视频服务器的网络化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可以简单的说,网络数字监控就是将传统的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计算机网络来传输,通过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来处理。 系统将传统的视频、音频及控制信号数字化,以IP包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和管理的智能化。

  随着Internet和宽带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传统的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内容服务已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视频和音频的多媒体内容服务即将成为主流,这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两年来,一种崭新的全数字化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嘿嘿,不知道4楼的这段文字是谁写的,我为什么要问这个第几代是谁划分的呢?客观地说网上

有很多文章在写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倾向性,之所以在三楼有此一问,是希望大家不要囤于所谓“代”的框架。作为“代”除了有技术飞跃性进步以外还包含取代或逐步取代的概念,那么上面这段文字明显的划分有误。

如果真的谈到“代”,在模拟时期就是从琴键开关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好几代,当前数字化视频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不断完善,使得模拟向数字的转换步伐加快,数字取代模拟是大势所趋,但同样不能因为是趋势就没有客观的分析,一概摈弃模拟的优势而过分夸大数字的先进。

按照我个人的意见(其实我不愿意做什么划代分析)

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过渡代:模拟加数字监控系统;

第二代: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即使是到了纯数字视频产品全面取代模拟视频产品时,模拟产品仍然有比较小的生存空间。

至于楼上引用的划分显得比较可笑。模拟技术和产品也在不断的进步,DVR其实就是一种过渡产品,嵌入式DVR出现的时间虽然比PC式晚,但和PC式的就是一类产品而不能以“代”论述~~~,还有很多问题的。大家慢慢讨论吧。


作者: 朝阳    时间: 2005-10-25 17:44

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过渡代:模拟加数字监控系统;

第二代: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同意


作者: bianrong    时间: 2005-10-25 20:43

监控做为一个系统,如果要划分“代”的话,可不能因为一个或几个部件的更新换代就划定了。比如,你按前端摄像机的发展,他按中心处理设备的发展,再来一个按显示存储的发展,都是有些偏颇的,而且,新的不一定就比老的要好用。


作者: aka_aka    时间: 2005-10-25 23:01

我的划分:好赚钱的是主流,业主说比较土的是上一代,可以炒做感念的是下一代!

要不您说狼烟斥候算第几代?所有摄像机里哪个没有数字处理模块算不算数字处理,又算哪代?纯数字的概念和纯蜂蜜一样,何纯之有?你代我代,大家都是X世代!清晰、方便、业主喜欢、承包人赚钱就是好东西,特别是最后一点!


作者: 昊瑞    时间: 2005-10-26 00:59
基本同意9楼的看法,但不同意划代,原因如楼上两位所说。
作者: 睿捷网络    时间: 2005-10-26 08:56
以下是引用于洪在2005-10-25 11:44:07的发言:

第一代:模拟视频监控系统;

过渡代:模拟加数字监控系统;

第二代: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基本同意此观点.也同意ada_ada所说的:好赚钱的是主流,或以炒做概念的是下一代..


作者: zgtt1    时间: 2005-10-26 11:30

监控系统才有几年?不应该分第几代是主流,现在监控市场是并存的年代。技术更新,不可能有替代的。


作者: fanglinn    时间: 2005-10-26 11:48

不想谈主流不主流,卖的好就行。只对睿捷网络文采和头标感兴趣,很像《狼图腾》那本书的封面。而一个女孩子喜欢这样的图标,真让我惊诧,呵呵。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0-26 12:22

回12楼和14楼

我个人对炒做概念持保留态度。

当前大家都说行业不规范、太乱,原因呢?除了相关法规、标准不完善外,生产商、经销商就没有责任吗?过分的炒做也许会获得短期利益,但对行业发展没有任何好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数字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应用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作者: 睿捷网络    时间: 2005-10-26 16:51

于同志在十七楼说:过分的炒做.....(使人们)对数字视频及网络监控系统的现状和应用没有客观、清醒的认识。

对此,我深感无可奈何.坐了半天,不知道回什么好了,这满腹的话哦,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主流,非主流,没有垄断的市场,都有生存的空间.能让客户买单才是真的好.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0-27 10:19

承认楼上所说的是现实,但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问题或者没有真正明白我的意思。

楼上说的“苏秦”的确令人佩服,但这是属于市场营销方面,或者说在营销中的适当的夸张和吹牛已经被认可。关键是此君推广的是什么样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出自何人之手,我想这位苏秦绝对没有水平自己研发这样的产品,只要是技术产品必然会经过技术人员的开发、试验、试制、完善、出品等等环节,因此行业的浮躁和技术人员是相关的,试想,如果这位苏秦推广的是一个技术领先、功能完善、可靠性很强的产品,楼上朋友和我们大家也不至于扼腕。当前一些虚假广告、参数、指标客观地说不是市场推广人员拍脑袋自己编出来的,他们还没有这样的水平!

这些事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呢?如果我们每个从事技术,甚至是与技术沾边的人都能保持清醒、客观、严谨的态度,行业浮躁之风虽不会由此而禁,但至少会逐渐衰退,这不就是对行业的贡献吗?技术人员具有的客观、严谨的态度和业绩好象没有太直接的关系。

从上面“苏秦”之举也没有妨碍谁(竞争不算),但是他吹的牛最后还是要兑现,如何兑现,也许他会用商业手腕继续将甲方搞定,可这是暂时的,用一个不过关的产品,其硬性指标是达不到的,最后的结果大家应该清楚。


作者: 新一代天使    时间: 2005-10-27 21:47
同意9楼的观点!
作者: billy-zhao    时间: 2005-10-27 22:28

愚人之见:

  可以分切换器时代:利凌...,分割器时代:ROBOT...,矩阵时代:AD、AB...,现在的DVR时代......。

  


作者: 睿捷网络    时间: 2005-10-28 10:01

借着楼主的这个贴子继续谈吧:关于老于同志在二十楼的发言:行业的浮躁和技术人员是相关的.....当前一些虚假广告等不是市场推广人员自己编出来的....

我在这里插一句嘴:怕是技术人员没有那个权力将产品过于夸大(欺上瞒下的除外).像是十运会的假摔事件,本应是一件公平的竞技,但结果却因种种原因而将比赛比成了丑闻.我们不能说运动员没有错.如果上层领导的意志都是不可违背的话:她的错就是将比赛结果与实际应出现的结果差异过于悬殊.

清醒、客观、严谨的态度,应该是行业里每一个环节的人都应该做到的吧.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任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我还是相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作者: 于洪    时间: 2005-10-28 10:35
以下是引用睿捷网络在2005-10-28 10:01:40的发言:

清醒、客观、严谨的态度,应该是行业里每一个环节的人都应该做到的吧.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任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我还是相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感谢朋友的补充!

我希望从技术人员做起!

嘿嘿,我不是很老,还是叫小于吧。


作者: goodtogreat    时间: 2005-10-28 14:15

各位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产品级别划分撤到做人!

我看现今市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可以成为第二代的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的效果我想各位做工程、做技术的都心知肚明吧。不否认现在的产品技术的进步,但广播级的产品为什么没有几个用数字的、却还要老掉牙的模拟的!中国的市场(国外市场就还是磁带录像机用的多)就是喜欢一些听起来诱人、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的东西,这也算中国的国情吧。 :-(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