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标题: 大家探讨:用双绞线传输的图像质量是不是没有视频线传输的好? [打印本页]

作者: 非常人    时间: 2005-8-23 16:22
标题: 大家探讨:用双绞线传输的图像质量是不是没有视频线传输的好?

大家说说用双绞线传输的图像质量是不是没有视频线传输的好?

长距离的有人建议用-9线代替,

共同探讨


作者: lidgel    时间: 2005-8-23 17:27

偶用过,将近三百米的距离,用的是无源的,本人感觉和-5线的效果差不多,

三百米以上可能要用有源的传输器啦,不过我没用,不知效果如何,希望用过的朋友给点经验.


作者: win0715    时间: 2005-8-23 17:35

双胶线容易老化,影响信号,而且室外的容易被腐蚀。


作者: 华亿电线电缆    时间: 2005-8-24 11:16

室外不走线管吗?

好象成本上是差不多啊


作者: 风刹781011    时间: 2005-8-24 13:13
双绞线初期和视频线感觉差不多?但时间一长他的发射和接收设备、线材都容易出问题,慎用!
作者: 朝阳    时间: 2005-8-24 18:09
有偏色,不太明显,但是时间长了线路问题比较大
作者: hanmo2004    时间: 2005-8-25 16:23

对于图像的主观评价(人们肉眼的感觉)差别不大,但如果用示波器看的话,问题可就来了。有一款设备,我们就是这样测试的,有些指标完全不能达到要求。

双绞线传输除了把原来的粗线变成了细线,在工程的布线结构上没有做任何的改进,依然是点对点传输,所以,我个人认为双绞线传输技术只能是一种过渡产品,或者是短期内一种减小线径的替代品,不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作者: soww    时间: 2005-8-26 10:09
以下是引用hanmo2004在2005-8-25 16:23:47的发言:

对于图像的主观评价(人们肉眼的感觉)差别不大,但如果用示波器看的话,问题可就来了。有一款设备,我们就是这样测试的,有些指标完全不能达到要求。

双绞线传输除了把原来的粗线变成了细线,在工程的布线结构上没有做任何的改进,依然是点对点传输,所以,我个人认为双绞线传输技术只能是一种过渡产品,或者是短期内一种减小线径的替代品,不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我认为,也不能这样作推理,双绞线传输视频还是很有前途的,双绞线传输技术不会是一种过渡产品,应用场合也会更广泛。只是目前了解到不少人使用双绞线系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说明它只是需要进行改良。
作者: 让生命等候    时间: 2005-8-26 10:15

差别肯定是有的,双绞线是第三解决方案。前二种是光纤和粗的SYV


作者: 无己    时间: 2005-8-26 10:19

又长知识了,各位意见很不错,都很有见解。但我还是较支持第五、六楼朋友们的意见


作者: tiy-8624    时间: 2005-8-26 10:36

室内的时候用双绞线没有问题

室外建议还是用同轴线传输.


作者: cf88    时间: 2005-8-26 10:44
双绞线视频传输器超低价格跑量,100对以上起货,备有现货!外观签名。距离有1200M和600M,价格不到同类产品的XX%,不好报价!
作者: xtdxt    时间: 2005-8-26 17:06
有创意好,但要考虑他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人家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搞不好耽误了人家的使用,也坏了你们公司的名声,除非甲方不原多出钱;但是,道理要给他们讲清。
作者: chen_jinlin    时间: 2005-8-26 17:25
我们公司用过,距离也在三百米左右,还算比较稳定!双绞线用的双层保护!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8-27 12:16

要分析楼主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方法或方式问题。只能谈国标电缆,不谈劣质电缆,只谈传输性能和效果;

1) 5类非屏蔽双绞线无源传输视频,和75-5同轴电缆无补偿传输比较,不管距离多远,永远是同轴电缆传输的效果好;这是因为从线缆传输衰减和频率失真(对不同频率分量的衰减不同)的特性看,双绞线要比视频线大很多,400-430米双绞线,相当于100075-5电缆的衰减量;300米双绞线无源传输视频,大约相当于700-75075-5电缆传输视频的效果,如果和30075-5电缆传输视频的效果比较,应该观察到图像的差别;这里还没有考虑双绞线无源传输视频的前后两次“不平衡——平衡”和“平衡——不平衡”转换的损失;

2) 100-200米距离,有源传输视频产品如果性能好,调得也好,可以接近相同距离同轴电缆无补偿传输效果,但会有较大的附加线性和非线性失真出现;

3) 35百米到一千多米双绞线有源传输常用补偿距离内的传输效果,一般可以做到比相同长度75-5电缆不加补偿的传输效果好;

4) 5类非屏蔽双绞线有源视频传输,和同轴有源视频传输比较:目前,双绞线有源视频传输较好的产品和主观感觉图像效果较好的传输距离,大约是1200-1500以下,也有宣布1.8公里和超过2公里的。同轴电缆,以75-5/64编电缆为例,无前端、无中继只用末端频率加权补偿恢复视频特性的产品,2公里以内可以实现幅度衰减和频率失真技术指标的完全补偿;像双绞线有源视频传输那样,前端有源后端也有源的频率加权补偿恢复视频产品,3公里可以实现幅度衰减和频率失真技术指标的完全补偿;

关于“幅度衰减和频率失真技术指标的完全补偿”,是指0-6M视频传输通道频率特性的补偿和恢复,线缆和设备的传输总特性(通道特性)失真度,达到行业标准要求;这与图像画面的主观感觉评价传输距离是两回事。例如:视频传输失真度要达到行业标准要求,75-5电缆,无补偿传输长度只能在120-150米左右,而图像画面的主观感觉评价传输距离就大多了,有说300米的,有说600米的,甚至还有说一千多米的,没有准头,不过有一点是准确的:如果把这些距离作为产品标准,那就要闹大笑话了
作者: liqianqiu    时间: 2005-8-27 12:24

楼上太极端了!!

不是一个技术高手应有的心态,技术是发展的.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8-27 12:37
能否具体指出那些地方极端了?哪些地方错了?请指教。
作者: pheonix    时间: 2005-8-27 15:22
呵呵 16楼看来很有经验 超过2千米 可以考虑光缆或者 公缆
作者: 谢伟华    时间: 2005-8-27 22:30

在使用双绞线时必须做好保护,最好使用线管


作者: win0715    时间: 2005-8-29 09:45

这些不重要,视频线太长会衰减信号,可以用视频放大器,双胶线一样有信号放大器买。只是,买线一定要买好点的,这样使用寿命才会长,很多便宜的线很容易出问题。


作者: westsun    时间: 2005-8-29 13:01
如果双绞线比同轴线好,那当年谁会发明同轴线呢?同轴线比非屏蔽双绞线制作工艺难很多啊。
作者: 浪子枭雄    时间: 2005-8-29 20:48
时代的产物!
作者: goodtogreat    时间: 2005-8-30 13:48
关注!
作者: 锦剑    时间: 2005-8-31 09:24

又长见识了哦,呵呵


作者: JLZN8    时间: 2005-10-18 22:06
我用过,效果不是太好,也许这和产品本身质量也有问题吧
作者: suncs    时间: 2005-10-18 22:32

很期待16楼这样的高手,能把问题讲得很透彻。

也希望坛子里多一些这样的帖子。


作者: eie1992    时间: 2005-10-19 13:58

分析一 35百米到一千多米双绞线有源传输常用补偿距离内的传输效果,一般可以做到比相同长度75-5电缆不加补偿的传输效果好;

1)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比较方法。即用具有前后端双绞线传输器情况下的传输距离,与不加传输设备的同轴电缆传输距离比较,结论是:双绞线传输距离远;

2) 给同轴电缆加“视频放大器”,与有前后端双绞线传输器情况下的传输距离比较,也得出一个结论:双绞线传输的效果好,距离远,甚至于在论坛里宣传“同轴传输该淘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来“谜底”是:给同轴选用的“视频放大器”是在0~6M范围内等增益的普通“视频放大器”,不属于同轴传输设备。为什么这样选择设备进行比较,就不得而知了。

3) 目前,还没有一个双绞线传输产品,主动的和同轴传输设备进行比较。同轴传输设备——采用我国加权视频放大专利技术的产品。75-5/64编电缆,只用末端补偿恢复,传输距离2公里以内,达到失真度技术指标基本要求,如用图像 “主观感觉标准”,距离超过2500米;摄像机直接接电缆,设备在监控中心,看着图像调试。

把产品真实情况介绍给大家,至少不要误导,应该是产品介绍的起码原则吧!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