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业界常说的是25帧/秒
实时就是每秒播放25幅画面,在人的肉眼就会得到一个连贯,连续的信息可以被接受,非实时就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看起来是断断续续的。
忘了听谁讲过了正常来讲不需要一定是25帧/秒。像我们看的动画片是15帧/秒,也不错的。
内容
| 非实时系统(Type I) | 非实时系统(Type II) | 实时系统 | |
1 | 主要产地 | 台湾 | 韩国 | 大陆 |
2 | 监看速度 (每路单独的能力) | NTSC : 1 ~ 15 fps PAL : 1 ~ 12.5 fps | NTSC = 30 fps PAL = 25 fps | NTSC = 30 fps PAL = 25 fps |
3 | 系统监看速度 (16路系统) | NTSC: 3.5x16 fps=56 fps PAL : 2.5x16 fps= 40 fps | NTSC: 30x16 fps = 480 fps PAL : 25x16 fps = 400 fps | NTSC: 30x16 fps = 480 fps PAL : 25x16 fps = 400 fps |
4 | 录像速度 (每路单独的能力) 影像尺寸: NTSC = 320x240 PAL = 352x288 | NTSC : 1 ~ 15 fps PAL : 1 ~ 12.5 fps | NTSC : 1 ~ 15 fps PAL : 1 ~ 12.5 fps | NTSC = 30 fps PAL = 25 fps |
5 | 系统录像速度 (16路系统) 影像尺寸: NTSC = 320x240 PAL = 352x288 | NTSC: 3.5x16 fps=56 fps PAL : 2.5x16 fps= 40 fps | NTSC : 4x16 fps= 64 fps PAL : 3x16 fps= 48 fps | NTSC: 30x16 fps = 480 fps PAL : 25x16 fps = 400 fps |
6 | 影像压缩技术 | SMICT (自有技术) | JPEG, M-JPEG (标准技术) | Enhanced MPEG I (自有技术,但数据格式与标准MPEG I兼容) |
7 | 影像压缩率 | 40 ~ 200 (压缩率为动态式) | 20 ~ 45 (压缩率为固定式) | 40 ~ 200 (压缩率为动态式) |
8 | 平均影像数据量 | 12 MB/小时/路 |
| 120 MB/小时/路 |
9 | 压缩率表现 | 在低录像速度下表现良好。 (1/4 实时速度以下) NTSC≦8 fps PAL≦6 fps | 差 | 在高录像速度下表现良好。 (1/2 实时速度以上) NTSC≧15 fps PAL≧12.5 fps |
10 | 影像移动侦测 | In-Time Motion Detection (ITMD) | 有 | Real-Time Motion Detection (RTMD) |
11 | 影像移动侦测启动下的影像压缩率 | 40 ~ 2,000 |
| 40 ~ 2,000 |
12 | 影像移动侦测启动下的影像数据量 | 300 KB ~ 50 MB (条件= 3 fps, 320x240) |
| 330KB ~ 200 MB (条件=30 fps, 320x240) |
13 | 影像移动侦测启动下的平均影像数据量 | ~ 6 MB/Hour (条件=3 fps, 320x240) |
| ~ 20 MB/Hour (条件=30 fps, 320x240) |
14 | 系统成本 | 低 | 中 | 高 |
15 | 应用环境 | 低保全要求的场所 | 低保全要求的场所 |
|
实时:PAL制25帧/秒/路,NTSC制30帧/秒/路
达不到这个标准的,都是非实时。
非实时 = 垃圾
实时:PAL制25帧/秒/路,NTSC制30帧/秒/路
达不到这个标准的,都是非实时。
非实时 = 垃圾
人的眼睛感觉连续就是实时,不连续就是非实时,我想这样解释是最科学的,难道你能说24帧是非实时卡,如果你这样认为,那说你没读过初中物理了,文盲一个
还有非实时也不一定是垃圾呀,这样认识太片面了,认识太肤浅了
欢迎光临 千家论坛_智能建筑与智能家居技术交流社区 (http://bbs.qianji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