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10086cn 发表于 2015-5-12 08:58:34

智能化浪潮高调来袭 让智能家电“连”起来

在跨界融合中,智能化浪潮席卷家居、可穿戴等领域,智能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因此成为硬性需求,曾在业界“低调”很久的中国智能硬件互联互通标准的先行者和产业推动者“闪联”便再次显现出它预见性布局的重要性。

  2003年7月,由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5家企业发起,共12家单位参与的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致力于中国首个3c协同标准——igrs(闪联)标准的制定、推广和产业化。2005年5月,在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成立,成为闪联联盟中立的法人实体。现在,该联盟已有270多家全球的会员。

  为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建立标准与技术体系

  曾经,dvd的专利问题令不少中国企业痛心疾首。曾经,联想、tcl、康佳、海信、创维等分属不同领域的巨头在技术开发和市场拓展中互不相让。闪联让这些竞争对手走到了一起,建立了基于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体系,以避免重蹈dvd产业的覆辙。

  2003年,以东芝为代表的6c和以飞利浦为代表的3c等多家国外dvd技术开发及制造巨头纷纷结成联盟,面向全球发放专利许可证。我国dvd影碟机厂商使用这些公司的专利,必须获得许可证并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费用,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同时,国外品牌的本地化生产更使得国产dvd影碟机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此时,大屏幕电视、手机、计算机方兴未艾,各种信息设备的界限趋于变得模糊带动了3c(computer,consumerelectronics&communicationdevices)这个新兴产业的崛起。然而,我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将计算机和互联网设备统一起来。

  2003年7月,由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5家企业发起,共12家单位参与的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致力于中国首个3c协同标准——igrs(闪联)标准的制定、推广和产业化。2005年5月,在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成立,成为闪联联盟中立的法人实体。现在,该联盟已有270多家全球的会员。

  闪联标准工作组组长孙育宁告诉记者:“与dvd产业不同的是,那时国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3c协同标准。我们希望能够打破电脑、消费电器、移动设备之间的壁垒,使它们能够充分融合、互通,以更容易地共享资源,这是我们最初制定闪联标准的目的。”

  ?2005年6月,以闪联1.0标准协议栈为核心的行业标准sj/t11310-2005《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第1部分:基础协议》由原信息产业部批准颁布,正式成为我国信息领域第一个3c协同行业标准;2006年7月,以闪联核心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提案正式被iso/iec立项,成为在该领域中获得立项的国际标准。2007年2月,igrs标准被建设部采纳为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技术国家标准。2010年2月,igrs标准由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布,成为全球3c协同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如今,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闪联国家标准已有8项(gb/t29265体系),已立项并正在制定中的国家标准达18项。

  闪联取得的国际标准和已发布的闪联国家标准,连同闪联联盟标准一起形成了完整的闪联标准化体系。

  使企业从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决策

  标准作为自主创新和推动信息技术大众化的载体,不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也牵涉到利益和市场的分配。因为没有足够的号召力,国内由一两家公司推动建立行业标准几乎不可能。闪联开启的联合创新模式,使大中小企业能够真正联合起来推动标准的制定和产业链的形成与和健康有序发展。

  闪联创新机制从一开始就避免了以往**制定计划,科研部门研发的传统套路,而是采取了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新思路,使企业从被动的接受者逐步转变成为自主决策者。同时秉承开放和兼容的原则,采取会员制,坚持在底层与国际上的一些基础协议进行兼容,不断寻求与国外开发商和国际标准组织等的分工合作与融合。
  为了探索更加适合市场化和国际化发展的道路,闪联不断发展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走过了一段艰难岁月。闪联制定3c协同互联标准的目标看似简单,但具体实施起来却遇到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孙育宁看来,在标准制定初期,标准制定体系的不完善是闪联标准推进工作最大的障碍。同样,在标准产业化部分,厂商在投资和决策上都有所迟疑,使闪联标准产业化进程一度推迟。为了能够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创新业务,闪联不断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日益壮大自己的应用版图。尤其是随着国家电网加入闪联联盟,闪联在家电智能用电上的标准应用创新吸引了美的集团、康宝集团、格兰仕集团等白电企业加入,完善了闪联数字家庭涵盖的产品领域。

  如何让标准“落地”是永远的课题

  这是我国第一个由企业自发成立的标准化组织,当时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和关注,质疑之声也从未间断。闪联目前奉行推进智能硬件互联互通领域的“事前标准”,在市场化的过程之中不断修正,它的前瞻性意义在于避免了传统技术标准滞后于行业技术发展的问题。但是,这个定位也是业界广泛质疑的“数字家庭没有标准,形成的标准没有人用”的尴尬。

  ?早在2004年,美的、格兰仕、万和、科龙等众多家电企业就已加入闪联,由志高、美的等企业牵头的全球首个云空调标准近日正式发布、2015年美的空调将全部装上wifi……今年以来,海尔、美的、长虹、tcl等家电巨头陆续推出智能产品和操作系统,抢滩智能家居市场。然而,纵观国内外家电市场,智能产品间无法兼容的问题阻碍了其广泛进入普通市民家庭。

  “每个企业都渴望自己的体系成为标准,抢占制高点”成为行业现状。

  家电行业观察员刘步尘认为,企业虽然加入了闪联,但不使用共同的标准而纷纷推出自己的标准的原因在于,这种标准非国家强制性标准,企业可以接受也不可以不接受。刘步尘说:“不仅高昂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消费者也不可能家电都使用一个品牌,不同品牌间的兼容性问题成为智能家电最大的拦路虎。如何打破智能家居最后的产品互联问题,将成为企业占领行业发展先机的关键。”

  闪联虽然在2003年就提出了互联互通的想法,但是由于受到技术的局限,互联互通的控制方式比较复杂,闪联应用的优势并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也使是其产业化是最大的挑战。孙育宁表示,闪联标准要得到认同,不但需在跨界融合中,智能化浪潮席卷家居、可穿戴等领域,智能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因此成为硬性需求,曾在业界“低调”很久的中国智能硬件互联互通标准的先行者和产业推动者“闪联”便再次显现出它预见性布局的重要性。
  2003年7月,由联想、tcl、海信、康佳、长城5家企业发起,共12家单位参与的闪联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致力于中国首个3c协同标准——igrs(闪联)标准的制定、推广和产业化。2005年5月,在中关村管委会支持下,闪联信息产业协会成立,成为闪联联盟中立的法人实体。现在,该联盟已有270多家全球的会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智能化浪潮高调来袭 让智能家电“连”起来